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法国著名病毒学家巴斯德有一句名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因为人类的所有科学技术成就,都是由人才发明和创造的,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引领全世界的发展进步。曾经美国一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灯塔”,是全球“吸引”人才最多的国家,但如今,美国本土的科学家们却开始相继“投靠”中国,而美国政府即便现在想要阻止,也已经来不及了!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自从2018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发起对华贸易战开始,美国在经济、外贸、金融、科技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其中就包括人才遏制计划。当时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全美94个涉及重大科研项目的地区,每年至少要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学术间谍”诉讼,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科技”。注意这一规定是硬性规定,而不是根据实际的司法实际来操作。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这一规定出台后,立即有大批在美国工作的华裔科学家,以及和中国有过合作的美国科学家遭到FBI的调查和询问。根据报道,到2021年拜登执政之前,“中国行动计划”至少调查了美国各知名大学的1300多名“终身教授或终身助理教授”。其中被公开调查的华裔科学家就有150多人,并且有24人受到刑事指控。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根据统计,华裔只占美国总人口的大约1.5%,是妥妥的少数族裔,但由于重视教育的传统影响,华人在美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服务的比例却远远超过人口比例。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崛起,美国把中国定性为“最大潜在对手”之后,随即开始对美国的华裔人群开始进行各种迫害,其中就包括种族歧视。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如果翻开历史不难发现,美国歧视其他国家族裔是有先例的,例如在冷战时期,当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超越美国之后,美国就以“窃取美国科技情报”的罪名对日本实施技术封锁,并且严格限制日本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从而导致日本不但无法获得必要的工业科技,自身的人才培养也出现了断档,最终在1990年代中期彻底搞垮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除了日本,美国还对冷战时期的最大对手苏联实施技术封锁:根据统计,在1970年苏联全国有大约10万人专门从事翻译工作,他们把西方各类先进的学术期刊,以及克格勃获取的各类科技情报翻译成俄文,然后由苏联科学家从中学习西方科技,并将其应用在苏联的建设之中。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苏联曾经是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当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宇航员,第一个空间站都是苏联的骄傲!上图为冷战时期人类最大的太空站:苏联“和平”号太空站)

美国通过统计发现,通过窃取西方的科学技术,仅苏联航空工业部在1976~1981年,就为苏联节省了大约8亿美元的研发经费(1980年的8亿美元,比现在可要“值钱”多了)。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认为,苏联的科学技术中有大约50%是通过西方获取的,因此从1981年6月开始,美国开始对苏联实施全面的科技封锁,而这一封锁随即在苏联的科学技术发展中立即产生了效果,等到十年后的1991年苏联解体时,当时的苏联在科学技术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欧洲各国和日本。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1991年苏联解体时最先进的苏-27战斗机,使用的航电系统依然是西方70年代水平,可见美国的技术封锁对苏联影响有多大)

不难看出,如今美国遏制我们的手段,和当年对付日本、苏联的手段如出一辙,但是很显然美国人的傲慢让他们根本不了解一个事实: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苏联,用对付日本和苏联的套路对付中国,最终只能是反向促进中国自身科技的大幅进步。这一点目前已经在美国得到了印证:随着美国政府开始针对华裔科学家展开带有种族歧视的调查行动,同时以行政命令方式强行切断美国与中国的科技交流,这反过来促使大量原本在美国生活工作,甚至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华人科学家们纷纷离开美国,重新回国创业。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2023年6月两位回国的科学家孙立成和谢晓亮就重新放弃了美国国籍并恢复了中国国籍,并且其身份也从外籍两院院士,正式成为中科院院士。根据统计,仅2021年,就有超过1400名华裔科学家选择离开美国,回到中国继续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要知道这些人才都是在某些方面排名世界靠前的知名科学家,而如此大规模的尖端人才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对于中美两国未来科技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

新一轮归国潮开始,1400名华裔科学家回归祖国,拜登拦不住

(当美国和欧洲还在为5G烦恼的时候,中国6G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已经悄悄占据了现在全部6G技术的40%还多,真正地遥遥领先)

从目前来看,今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大概率会再次当选,如果他重新执政,那么一定会恢复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继续对亚裔特别是华人科学家进行迫害,而看到这一前景的在美华裔科学家们已经掀起了新一轮回国潮,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正在快速崛起的世界大国,我们对于科学技术交流始终持开放的态度,不但欢迎华裔科学家们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效力,也欢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科学家来中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欢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家们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4年8月19日 下午9:00
下一篇 2024年8月19日 下午9:06

相关推荐

  • 【焦点热闻】江苏常州雷击致凉亭坍塌 6死10伤登上网络热搜了,到底发生什么了?

    12日上午,江苏常州经开区发布情况通报,8月11日20时36分,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遭遇强对流天气,雷击致芳茂山公园凉亭坍塌,有躲雨群众被困凉亭。事发后,市区两级公安、应急、消防、卫健等部门全力开展救援处置。截至23时,搜救工作结束,16名伤者全部送医救治,其中6人重伤。截至8月12日2时许,6名重伤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0人伤情稳定,已安排专人做好家属…

    2024年8月12日
    8500
  • e网评|“大国粮仓”装满科技“密码”冲上了热搜,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亩……7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实现这一历史跨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得益于中国农民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国家在粮食生产、农…

    2024年10月18日
    4000
  • 用“潘展乐”三个字画潘展乐 网友:就这么水灵灵的变成个人了

      在奥运热潮的推动下,网友们纷纷以各种方式为奥运健儿们加油助威。近日,一位网友发挥创意,用潘展乐的名字创作了一幅独特的字画,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这位奥运选手的支持和鼓励。   这幅字画巧妙地将”潘展乐”三个字与潘展乐的形象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的风采。网友们对此纷纷表示赞赏,认为这种创意的加油方式既新颖又有趣。   潘展乐,2…

    2024年8月8日
    11500
  • 快评|朱军任北京市委常委登上网络热搜,如何看待此事?

    近日,中共中央批准:朱军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 公开资料显示,朱军,男,湖南湘潭人,现任北京卫戍区政委。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滇空军某部政委,空军乌鲁木齐基地政委等职。 2019年12月,朱军由空军大校军衔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2023年1月,内蒙古额济纳旗委、政府走访慰问空军某基地,朱军以空军某基地政委的身份表示感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年9月30日
    5200
  • 「光明时评」守根护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得知林觉民故居面临部分拆除,立即叫停拆迁,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林觉民故居召开…… 由此展开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为福州凝固了上千年的时光。

    2024年8月10日
    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