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究竟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

今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示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计划新增6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以及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涵盖48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5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56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趋势是研究生学制的延长。

以往,许多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为两年,而学术硕士和博士普遍为三年。但目前,多所高校如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等,已开始实施硕士三年、博士四年的学制。

一直以来,高校扩招都被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问题又来了,高校扩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

从数据上看,高校在学位授权和招生规模上的扩张趋势十分明显。教育部规划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同比增长4.76%。其中,博士生招生人数达到15.33万人,同比增长10.29%;硕士生招生人数为114.84万人,同比增长4.07%。同时,在学研究生总数为388.29万人,同比增长6.28%,其中博士生61.25万人,同比增长10.14%;硕士生327.05万人,同比增长5.59%。

高校扩招也带来了教师岗位的增多。据统计,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34.55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08万人;高职(专科)学校68.4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41万人。

此外,硕博扩招也会带动高校周边的租房、餐饮、培训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也能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从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提升学校的培养层次与质量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潜在的问题:这样的教育升级可能伴随着资源的巨大消耗。在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年轻一代本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得不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大量投入到教育中,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此外,升学对于年轻人及其家庭而言,还意味着沉重的经济负担。除了学费这一直接成本外,备考期间的生活开销、补习费用,以及因学校住宿资源紧张而不得不承担的额外房租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压力。

除了这些显性的经济成本,还有更为隐蔽的心理成本。研究生教育往往侧重于培养抽象思维、规律总结与论文写作等能力,但这些能力并不总是能直接转化为职场竞争力。因此,当研究生最终只能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匹配或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时,他们可能会遭遇强烈的心理反差,进而产生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广设硕博点并也未降低考研的难度,反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就像高考一样,即使本科招生规模扩大,但好学校、好专业的竞争依然激烈。因此,更多的报考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的上岸机会,反而可能让“岸”变得更加遥远。

同时,学历贬值现象日益严重,硕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一定比本科生强。智联招聘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普本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仅为33.2%,远低于本科生的43.9%。

高校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其效果并非无限。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层面入手,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以上就是关于【高校扩招,究竟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下午12:42
下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下午12:45

相关推荐

  • 债务驱动经济?

    债务分良性债务与恶性债务,作为国家,其债务也是如此。 如果借了债务,却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偿还,也即信用不行,那么这个债务对于债权人来说,往往就是呆账坏账,即恶性债务。 如果借了债务,有能力并愿意偿还,也即信用优良,那么这个债务对于债权人来说,往往就是良性债务,很多人或组织或国家就愿意借债给你。 一个国家靠借债进行全民消费,看起来经济增长,经济繁荣,但是生产却没…

    2024年8月8日
    6100
  • 17项具体举措!国家数据局: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

    今天(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最新政策和有关情况。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在昨天(9日)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从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10日
    2100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本固枝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本固枝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1期) 本期主讲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黄汉权 【开栏的话】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

    2024年11月29日
    5400
  • 赛迪顾问:“十五五”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至4000亿元左右

    近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推出“‘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暨产业落地合伙人计划”,聚焦19个热点产业、4类区域经济单元,梳理发展现状、研判未来趋势。 12月5日,赛迪顾问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上述热点产业中的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工业软件、5G-A六个领域进行分析解读。 当前,低空经济备受关注,由赛迪顾问智能装备…

    2024年12月6日
    3700
  • 百胜中国二季度净利增长8%:低价促销影响餐厅利润率,门店扩张集中低线城市

    百胜中国二季度多项指标创历史同期新高。 8月6日,肯德基和必胜客中国内地连锁店运营商百胜中国(9987.HK,NYSE: YUMC)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百胜中国二季度总收入、经营利润和每股摊销利润均创下第二季度历史新高。 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2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若不计及外币影响总收入增长4%;净利润2.12亿美元,同比增…

    2024年8月6日
    8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