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Q1净利增长 多家药企研发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盘点

5月3日讯(记者 黄修眉) 截至今年4月30日晚间,110余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密集披露了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整体来看,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逐渐实现创新创收“齐头并进”。

星矿数据显示,2024年,共59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其中21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五成;2025年一季度,共55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9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五成。

上交所发布数据显示,110余家相关企业中,31家创新药企商业化落地加速,同时期合计实现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45.6%,净利润亏损程度同比缩窄62.1%。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初至2025年4月30日,上述创新药企共推动27款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16款产品的32项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在肿瘤、心脑血管、罕见病等重点治疗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改写全球医疗格局。

多家创新药企迈入商业化新阶段

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从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来看,智翔金泰、亚虹医药、迪哲医药、荣昌生物、诺泰生物五家企业相关经营数据同时位居前列。

55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Q1净利增长 多家药企研发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盘点

上述公司2024年营收分别为0.30亿元、2.02亿元、3.60亿元、5.12亿元、16.25亿元,其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2384.10%、1365.55%、294.24%、70.61%、57.21%。

上述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0.20亿元、0.61亿元、1.60亿元、1.09亿元、5.66亿元;其同期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318303.78%、151.24%、96.32%、59.17%、58.96%。

具体来看,智翔金泰作为创新药企,自成立以来主要聚焦于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涵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

2024年8月27日,该公司首款产品、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1类新药——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商品名:金立希®)正式获批上市,并迅速迈入商业化阶段。

智翔金泰金立希®是我国首款国产全人源IL-17A单抗,打破了进口药物在该靶点长期垄断的局面,为银屑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截至2024年末,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06.96万元。

受此带动,智翔金泰营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7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亏损程度已有不少收窄。

智翔金泰在2024年报中表示,其多管线产品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报披露日,该公司在研产品14个,除赛立奇单抗外,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GR1801)NDA申请已获受理;GR1802注射液的3个适应症和GR2001注射液的1个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亚虹医药情况与智翔金泰颇为相似,该公司专注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及女性健康领域。其产品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商品名:欧优比®)和培唑帕尼片(商品名:迪派特)于2023年第四季度首次开启商业化进程。欧优比®用于强化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迪派特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治疗。

亚虹医药在2024年报中提到,上市销售一年多以来,欧优比®和迪派特分别覆盖了1000和500多家目标医院,销售快速放量,分别贡献了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和培唑帕尼片27%和12%的市场份额,超额完成了商业化目标。

与此同时,亚虹医药2024年实现海外营收1210.35万元,尽管占总营收比例仅6.00%,但同比增幅却达到175.93%。

迪哲医药专注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其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46亿元,上年同期为-11.08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3亿元,上年同期为-2.24亿元。两个报告期亏损幅度均有所收窄。

迪哲医药在2025年一季报中表示,欧优比®和迪派特在今年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实施后实现产品放量,销售收入几乎翻倍,实现同比96%的高增长幅度。

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创新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多地支持医药创新政策密集出台,包括从现金支持、加速临床试验开展、药械审评审批节奏、鼓励多元支付、医保谈判获得政策倾斜、鼓励投融资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多方位促进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二级市场上,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创新药企股价及相关创新药指数价格,均开始逐渐走出“反转”行情。包括国金证券、广发基金、兴业证券等机构均认为,政策支持与药企研发进展实现“共振”,国内创新药企与市场或已逐渐进入收获期。

头部药企研发成果开始进入收获期

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从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表现来看,微电生理、百利天恒、三生国健、诺泰生物、艾力斯等五家企业增幅引关注。

55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Q1净利增长 多家药企研发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盘点

上述企业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37.08亿元、6.91亿元、4.00亿元、14.30亿元;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815.36%、575.02%、144.00%、141.65%、121.97%。

与此同时,上述企业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8亿元、-5.31亿元、1.00亿元、1.48亿元、4.10亿元;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28.63%、-110.62%、12.79%、129.03%、34.13%。

记者注意到,曾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微电生理,以及以红筹企业标准登陆科创板但并未盈利的百利天恒,均在2024年度实现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为正,按照相关规则,两家公司在本年度实现“摘U”。

具体来看,微电生理是全球市场中少数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亦是首个能够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

微电生理在2024年报中表示,该公司TrueForce®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FireMagic®微电极射频消融导管等高值耗材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微电生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度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百利天恒在2024年报中表示,主要系收到海外合作伙伴全球跨国药企BMS基于核心管线BL-B01D1(EGFR×HER3双抗ADC)合作协议的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的首付款所致,而这笔交易也这标志着百利天恒创新肿瘤药物组合创造收入的第一步。

百利天恒BL-B01D1是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抗ADC。百利天恒在2024年报表示,BL-B01D1具有成为泛肿瘤治疗基石药物的潜力,后续BL-B01D1计划在境内外进一步开展10余项III期临床试验。

此外,星矿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度,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五成的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共有14家。其中,海外营收同比增幅前五名企业分别为诺泰生物、百济神州、安杰思、博拓生物、洁特生物,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29.22%、77.76%、36.19%、27.43%、23.50%。

55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Q1净利增长 多家药企研发成果进入密集收获期|盘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创板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2214.html

(0)
科创板日报的头像科创板日报
上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阿里第二笔具身智能投资

    国内具身智能生力军又获融资。 近日,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动纪元”)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策源优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874.8万人民币增至约1095.9万人民币。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阿里出手的第二家具身智能企业。在此之前,阿里还投资了通用机器人研发制造商逐际动…

    2025年1月19日
    5800
  • 千红制药盈利能力提升背后:全产业链优势日趋显现,创新药成果不断涌现

    近日,千红制药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公司营收为15.26亿元,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增长95.7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7.48%至2.69亿元。 此外,公司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千红制药营收为4.51亿元,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再次大涨54.62%。 千红制药业绩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公司在深耕重点客户与积极开拓新客户方面…

    2025年4月21日
    3600
  • 600亿,背后

    大基金三期又出手了,这次是人工智能。 近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600.6亿元。合伙人包括:国智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智投私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三期)。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为大基金三期第三次出手,同时,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落地的徐汇区,为上海首个人工智…

    2025年1月21日
    7400
  • 130亿,广东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一个细分赛道的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近日,天域半导体再度递表,冲击港股上市。其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广东东莞,是中国首批技术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公司之一,主要专注于研发、量产及销售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外延片。 在57岁管理能将李锡光的带领下,天域半导体成为中国首批实现4英寸及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量产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批拥有量产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能力的公司之…

    2025年1月23日
    5500
  • 东吴证券业绩亮相,分红创新高、科技赋能是看点,2025年锚定AI赋能

    4月26日讯(记者 赵昕睿)4月25日,以苏州为核心根据地的东吴证券同时披露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公司年度分红创新高、业务牌照增加及业务拓展皆是此次披露值得关注的多个事项。 财报显示,东吴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115.34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归母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长18.19%。近三年看,公司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收及…

    2025年4月26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