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每日幸运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5 月 9 日援引印度 NDTV 电视台消息,印度联合国防参谋部宣称,在 5 月 9 日凌晨,印度位于查谟、帕坦科特和乌达姆普尔的军事基地,遭到了来自巴基斯坦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所幸并未造成损失。印度海军在所谓 “报复行动” 的框架内,对巴基斯坦的多个目标发动了打击。尽管巴方宣称袭击未造成损失,但印度以航母战斗群为支点的海上封锁与导弹突袭,将两国长期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推向新高潮。
此次事件是5月7日印巴冲突的延续。印度此前发起的“朱砂行动”以导弹打击巴境内目标,宣称摧毁“恐怖分子基础设施”,但巴方称印军行动导致26名平民死亡并击落5架战机,包括3架“阵风”和1架苏-30MKI510。巴基斯坦的反击与印度的升级形成恶性循环,双方从争议领土克什米尔转向更广阔的海域对抗。印度海军此次调动“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核潜艇及60余艘舰艇封锁巴领海,试图复制2019年对巴海军的压制策略。
印度此次行动背后交织多重动机。首先,国内政治压力是直接推手。莫迪政府需在大选前展现强硬姿态,以平息民众对军方此前“战果不足”的不满。2019年巴拉克特空战中,印军误击己方直升机的尴尬仍被舆论诟病,此次高调海上行动可转移焦点。
其次,印度试图通过海上封锁切断巴基斯坦经济命脉。巴95%的贸易依赖海运,封锁阿拉伯海将重创其能源进口与出口通道,迫使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让步。此外,印度近年加速在拉克沙群岛等地建设海军基地,强化对马尔代夫及印度洋航道的控制,此次行动亦是其“珍珠链战略”的延伸,旨在遏制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海上合作。
尽管印度海军规模占优,但实战效能存疑。巴方虽仅有10余艘主力舰艇,却配备射程240公里的CM-400AKG反舰导弹,且从中国引进的054A护卫舰与S-20潜艇即将交付,未来或可突破封锁。印度航母舰载机米格-29K作战半径有限,而巴空军“枭龙”战机搭载的电子战设备与远程导弹可能对印舰队构成威胁。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依托FD-2000防空系统与中国北斗技术支持,形成了对印度防区外打击的有效拦截网络。
双方信息战愈演愈烈。印度高调宣传“72艘军舰封锁巴海军”,却未提供击沉敌舰的证据;巴方则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被击落战机残骸视频,塑造“以小搏大”的形象。有网友调侃称:“印度战果靠PPT,巴方战果靠残骸”,讽刺印方宣传浮夸。亦有分析指出,印度海军“好莱坞式”行动(如2024年远海解救被劫货轮)更多是“政治秀”,实际战略价值有限。
有分析认为,印巴冲突全面升级概率较低。复旦大学林民旺指出,双方存在“默契红线”,即避免核冲突风险。印度防区外打击与巴方有限反击均体现克制,但误判风险仍在累积。另一方面,印度过度依赖武器进口(如法国“阵风”战机、俄制S-400)导致后勤与协同能力薄弱。
印巴海上冲突不仅是两国恩怨的延续,更折射大国博弈的复杂脉络。印度强化海军部署意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的印度洋存在,而巴基斯坦则依托中巴经济走廊与军事合作稳固防线。在这场“报复行动”的背后,真正考验的是莫迪政府如何平衡民族主义狂热与地区稳定的长远利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技生活快讯,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