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讯(记者 吴旭光) 5月9日晚间,晶丰明源、长盈通分别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议案均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并购重组交易进程又向前迈进一步。
浙商证券表示,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政策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鼓励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增强“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并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实施“绿色通道”加快审核进度。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目前证监会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的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底气足
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并购重组的底气或来自其逐步转好的业绩。
以上述两单交易的发起方为例,晶丰明源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5.04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15.38%;实现净利润-0.33亿元,较上年同比减亏0.58亿元。截至Q1季报,该公司归母净利润-667.9万元,同比上升77.28%。
2024年,长盈通业绩迎来了好转: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5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4.14万元,同比增长1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936.03万元,扭亏为盈。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元培表示,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重组时,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财务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反之则困难且成本高。”
近期,康希通信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中芯”)的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提高到51%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康希通信表示,经与重大资产重组有关各方积极磋商、认真探讨和沟通后,公司及有关各方认为短期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暂不成熟。
亦有市场观点认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终止或许与自身业绩压力有关。
日前,康希通信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7612.74万元、9619.81万元,同比减少867.3%、5210.68%。截至2025年一季度,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020.37万元和3307.85万元,同比减少25.48%、20.48%。
无独有偶,5月6日,新诺威公告,终止收购石药百克。新诺威表示,鉴于本次重组事项自筹划以来已历时较长,医药行业及资本市场整体环境变化大,决定终止重组事项。
记者注意到,当前新诺威业绩下滑。2023年和2024年,新诺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降两年。2025年一季度,新诺威净利润亏损2690.16万元,上年同期盈利7906.13万元。
并购重组提速:横向整合与产业链协同成主线
2024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并购案例数量与规模显著上升。
数据统计显示,包括上述两单交易,自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10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247亿元。今年以来,科创板新增披露39单并购交易,其中19单为现金重大重组或发行股份或可转债购买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推出的现金购买资产或发行股份交易数量,超过2019年至2023年的数量之和。
具体来看,科创板上述100单交易均为产业并购,并购标的多为公司所在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通过产业资源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有助于上市公司丰富产品矩阵、延伸产业链等。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元培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一方面,这符合上市企业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链优化;另一方面凸显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除交易数量大幅增加外,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的支持下,近期科创板并购重组交易呈现出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包括交易标的尚未实现盈利、资金来源更加灵活、拟IPO企业成为并购标的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创板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