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市场,科技服务业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

从实验室到市场,科技服务业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

国家护航,地方发力。

作者 | 卫

编辑丨伍玥

来源 | 野马财经

早上通勤时用软件叫车;网购时的“猜你喜欢”;体检报告里的数据分析;智能手表的异常提醒……你可能不了解“科技服务业”,但它像空气一样,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科技服务业正借着政策东风走向台前,从国家到地方,一堆政策红利砸下来,科技服务业已不再是配角,而是加速崛起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护航

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孵化、科技评估等活动。简单来说,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旨在让创新变得更简单、更高效。

科技服务业有多重要?从数据来看,2024年,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之一。3900多家规模以上单位贡献了预计近万亿元收入,近年来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保持在8%以上。不只是北京,上海市的科技服务业营收也保持了快速增长。2024年1月到8月,上海市科技服务业营收3589.88亿元,同比增长8.9%。近年来,科技服务业营收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已成为第四大正向拉动行业。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科技服务业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经济中的作用也越发凸显。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表示,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对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近十年间,从战略部署到重点任务,再到着手建立标准体系,国家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视正在从战略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

从实验室到市场,科技服务业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年2月5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地方发力

国家政策指明方向后,各地纷纷行动起来,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招硬招。

以前面提到的北京市和上海市为例。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北京市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

《若干措施》围绕壮大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科技服务业新增长点、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三部分,推出了14条政策举措,从“拓增”、“育新”、“优生态”三个角度催生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预计,三年后,北京科技服务业万亿级产业集群将全面提质升级,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成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4年9月,为弥补在发展规模、举措、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具体来看,上海市计划通过壮大主体、优化结构、提升能级、强化引导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最终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从实验室到市场,科技服务业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

来源:罐头图库

2024年4月,深圳市罗湖区印发了《深圳市罗湖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为企业提供从落户扶持、成长培育、创新创优到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扶持。

除了北京市和上海市,深圳市、天津市,江苏省等地也在发力科技服务业。同年12月,江苏省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壮大现代高科技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新出台的14条政策措施,主要围绕大力培育领军企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和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三方面展开。

政策保驾护航,科技服务业则化身企业的“红娘”,一边对接前沿技术,一边把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形成“政策-服务-产业”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突破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还会释放更多能量,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破浪前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野马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236.html

(0)
野马财经的头像野马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央行将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新政!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 据新华社梳理,潘功胜提到,一是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 二是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2025年6月19日
    5400
  • 华大基因2024年实现营收38.67亿元,全面打造生命健康新范式

    数据与技术的“双螺旋”,正成为撬动精准医疗行业质变的核心杠杆。 4月26日,华大基因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8.67亿元,资产总额125.4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72.28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基因检测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医疗健康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作为基因测序行业龙头…

    2025年4月27日
    7700
  • 汶川地震17周年:媒体人的三点深刻感受与反思

    汶川地震17周年,时间如同一道无形的刻刀,在岁月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对于那些亲历者而言,这场灾难的记忆从未褪色。一位年轻女孩的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深远意义。她年纪不大,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痛——眼睛装着义眼,腿被截肢,而她的班级原本有44名同学,最终只有11人幸存。这样的数字对比,让人不禁心酸:为什么不能所有人都活下来? 更令人揪心…

    2025年5月12日
    10400
  • 雷克萨斯学习特斯拉好榜样 | 电厂

    在进口和传统豪华汽车品牌连续数年的负增长中,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极有可能是唯一的异类。 2月5日,丰田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并且投入雷克萨斯品牌电动车的生产和研发,为这家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电动化竞争中增加了一丝胜算。 与大多数进口豪华品牌的处境不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2024年实现了增长。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汽车进口量为70万台,同比下降12%,而汽车…

    2025年2月6日
    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