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正成为科技领域的新风口,各大巨头纷纷加码布局,这一赛道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华为、Rokid、谷歌和苹果等企业接连释放重磅信号,预示着一场关于智能眼镜的“上新潮”即将来临。
5月19日,华为将召开新品发布会,“智能眼镜”赫然在列。与此同时,Rokid创始人祝铭明也在日前透露,其旗下带显示功能的AI眼镜在过去三个月内已获得超25万台的定金订单,其中在线订单超过4万台,并预计年内完成交付。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市场对AI眼镜的强劲需求,也验证了这一产品的商业潜力。值得注意的是,Rokid为确保供应链稳定,已锁定约20万台的供应量,投入资金达数亿元,显示出其对市场的信心与决心。
而在大洋彼岸,谷歌同样不甘落后。在其即将举行的I/O大会上,外界普遍猜测谷歌或将展示一款搭载Gemini大模型的AI眼镜原型。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总裁Sameer Samat的一句“很酷的Android演示”,更是引发了无数遐想。此外,苹果也被曝计划于2026-2027年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目标直指Meta的Ray-Ban产品线,同时配备自研专用处理器。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苹果的动作无疑将进一步推动AI眼镜产业的发展。
作为AI终端落地的重要方向之一,AI眼镜具备独特的第一视角交互能力,能够实现诸如实时翻译、物体识别、智能问答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旅行中,用户可以通过AI眼镜轻松获取目的地语言的即时翻译;在工作场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识别设备故障并提供解决方案。未来,AI眼镜有望发展为用户的全场景智能助手,彻底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信达证券认为,当前智能眼镜正处于从基础硬件叠加向智能辅助与助理方向演进的关键阶段,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随着Meta、苹果、亚马逊等国际巨头以及小米、华为、字节跳动等国内厂商持续推出迭代产品,加之GPT、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升级,AI眼镜的市场起量速度可能超出预期。根据Wellsenn预测,到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有望达到550万台,同比增长135%。
国金证券则指出,AI智能眼镜正逐步突破商业化瓶颈,包括雷鸟、小度、Rokid、李未可等品牌在内的多款产品已经上市或即将发布,销量有望持续攀升。分析师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如SOC芯片、光波导光学、其他核心零部件及制造代工等领域。
综上所述,AI眼镜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更是用户体验革新的重要载体。在软硬件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共振的双重驱动下,这一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华为、Rokid这样的先行者,还是谷歌、苹果这样的重量级玩家,都将在这一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预见,AI眼镜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重新定义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性产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今日中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