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新冠病毒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迅速攀升至16.2%,连续三周超越鼻病毒和流感病毒,位居呼吸道病毒首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同样保持领先态势。这一波疫情主要由XDV变异株及其子分支NB.1.8.1引发,这些毒株属于奥密克戎家族,是此前广泛传播的JN.1和XDE的“重组后代”。
专家分析认为,本轮疫情的核心原因在于人群免疫屏障的减弱。上一轮大规模感染已过去一年,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逐渐消退。同时,2025年初流感活动相对低迷,为新冠病毒的传播提供了空间。此外,疫苗加强针接种率较低,进一步削弱了整体免疫防线。
从地域分布来看,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例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阳性率显著上升,这可能与南方气候湿热、人口密度较高以及人员流动频繁等因素有关。相比之下,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地区虽然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总体低于南方。
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指出,此次疫情的爆发与节假日人口流动增加、春夏换季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XDV变异株传播力增强以及易感人群增多密切相关。预计到6月5日左右,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将回落至8%~10%,不会对即将到来的高考造成重大影响。本轮疫情高峰预计出现在5月中旬,随后逐步下降,6月初全国阳性率有望回落至8%~10%,而到6月下旬则可能降至5%以下。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本轮疫情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烧一两天、身体疲乏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一周甚至更久的咳嗽。尽管如此,仍需警惕其对特定群体的影响。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者,他们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风险,需格外注意防护。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建议,家庭中有老年人的应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或进行居家抗原检测,确诊后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外出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使用抗原检测试剂自测或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应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暂缓参加大型聚会、演出等活动。社交媒体上,“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许多网友晒出了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反映出社会对本轮疫情的高度关注。
面对新一轮疫情挑战,科学防控仍是关键。通过加强个人防护、及时监测健康状况以及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共同守护健康安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瞄股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