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回望来时路,这支深耕不辍、薪火相传的科研团队,以一代代学子独特的”荧光接力”精神,凝聚了多代学子的智慧结晶。他们以苝酰亚胺为”科研画笔”,在药物设计与生物医学领域描绘出一幅幅创新图景。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育人:导师制是这场“荧光接力”的核心引擎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导师名片:付丽娜,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药物化学副教授。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创新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获奖3项,挑战杯省赛6项。先后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连续五年获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挑战杯项目优秀指导教师等。

付丽娜老师言传身教,她不仅是学术领路人,更是科研精神的塑造者。一直以来,付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实战锤炼。每一次深夜的讨论、失败时的鼓励、突破时的共享,构建了亦师亦友、严谨求实的科研生态。从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撰写项目计划书,到参与企业谈判、进行成果汇报,付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在真实的科研与转化项目中得到全方位锻炼。

荧光启程:从荧光闪烁到生命微光

一束苝酰亚胺的微弱荧光,悄然点亮了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科研征程。早期的学长学姐们跟随导师埋首于研究,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记录本上写满了实验参数与思考。这份纯粹的科学探索,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第一簇火种。

苝酰亚胺团队筑牢本科期间研究基石,一批学生因在苝酰亚胺团队中的突出贡献,已进入行业领军企业正大天晴、阿斯利康等名企工作,更有团队成员金鑫、杜秋争、李林荣、王学娟、张卫光、陈宇同、薛跃光7位同学已顺利考上博士或博士毕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不仅精通实验技能,更深刻理解了市场需求、法规要求和产品开发流程,成为对接企业与实验室的关键桥梁,其综合能力备受青睐。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人物名片:金鑫,黄河科技学院2019届药学专业毕业生,南京大学药物化学在读博士。金鑫本科期间跟随付丽娜老师专注苝酰亚胺衍生物研究,他以负责人身份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国家级创新成果三等奖,并以第一/共同作者在《J. Mater. Chem. B》《Chem. Commun.》等期刊发表4篇SCI论文(IF>19)。其研究成果包括设计高效肿瘤治疗衍生物及肺靶向Zr4+成像/清除材料,参与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于南京大学继续深耕苝酰亚胺抗肿瘤研究领域,展现学术与临床转化潜力。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人物名片:杜秋争,黄河科技学院2013届药学专业毕业生,中国药科大学博士,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药师、河南省精准医学临床质谱工程研究中心临床科研组主管、河南省肿瘤分子外科工程研究中心(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本科期间跟随付丽娜老师专注苝酰亚胺衍生物的绿色合成研究,反复打磨每一个参数,最终成功构建苝酰亚胺衍生物合成新路径,在科研夜空中绽放独特光芒。

科研前期筑基:2015年,付丽娜老师带领学生团队系统地建立了苝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平台,深入探索其荧光性能,为后续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付老师的指导下,金鑫及医学部青年突击队队长马腾飞等初代科研团队学生成为了从0到1的拓荒者。而科研的征程从不止步,一代代学子在团队的“薪火承续”下,接过前人手中的“荧光棒”。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初代·马腾飞:从0到1的拓荒者

关键跃迁: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对苝酰亚胺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的探索中。二代研究主持人青年突击队队长王照先,三代研究主持人青年突击队队长王勇鑫等同学所在的攻坚团队,在2018年开始着手苝酰亚胺衍生物的肺选择富集研究,正式开启了苝酰亚胺在肺癌和肺纤维化治疗领域的研究。团队先后在Nano Letters、Sensors and Actuators B、化学研究与应用等期刊发表12篇研究成果,完善了苝酰亚胺临床前实验数据收集。这不再只是试管中的美丽荧光,已然是照亮生命奥秘的曙光。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二代·王照先:合成初代探针分子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三代·王勇鑫:对探针优化升级

应用突破:在付丽娜老师指导下,四代研究主持人青年突击队队长韩金卓带领团队瞄准癌症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的临床需求,使团队研究实现质的飞跃:成功开发出新一代苝酰亚胺荧光探针。其核心突破在于,将探针荧光强度提升了10倍以上,显著提高了成像的信噪比和灵敏度。这一成果意味着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能更清晰、更早地“看见”微小病灶的踪迹,为精准手术导航和疗效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韩金卓感慨:“在导师制和产教融合的理念下学到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思维和直面挑战的勇气,这远超过书本知识。”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四代·韩金卓:创新突破,照亮未来

炬火辉映:微光成炬,辉映前程,十七年磨一剑,团队硕果累累。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荧光薪火!黄河科技学院苝酰亚胺研究团队的传承创新

光华共铸:产教协同,点亮未来。

黄河科技学院的苝酰亚胺研究,绝非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而是“产教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

以产促研:团队积极与校企合作企业河南嘉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诺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郑州煜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建立深度合作。企业提供的测试平台和中试资源,加速了实验室成果的验证与转化进程。事实证明,以产促研直接驱动了荧光探针性能的迭代方向。

以研哺产:团队的最新核心专利技术肿瘤荧光成像设备的快速聚焦与定位调节结构已实现技术许可。合作企业已基于此开发试剂盒(一种荧光探针试剂盒),有望让更精准、更安全的癌症诊疗技术惠及患者。

传承创新的苝酰亚胺团队,正是黄河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结出的“硕果”。这些实验室“荧光”,在一代代团队成员的手中传递、燃烧。它照亮的不只是试管和显微镜下的世界,更是一条用坚持、智慧与产教融合之力,对抗癌症、守护生命的希望之路。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大象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5281.html

(0)
大象新闻的头像大象新闻
上一篇 2025年6月14日 下午3:04
下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2:26

相关推荐

  • 北京晴暖迎大寒,本周将气温逐步下降 昼夜温差明显

    北京晴暖迎大寒。今天是大寒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此时虽然天气寒冷,但气温已经开始触底反弹,预示着春天的生机正在悄悄萌发。 近期冷空气活动较少,北京的天气逐渐回暖。今天上午阳光明媚,气温上升较快,到上午10点时,南郊观象台的气温已经升至2.2℃。昨天白天最高气温为9℃,出现在下午3:32;而今天早晨最低气温为-5.6℃,出现在早上7:42。 夜间天…

    2025年1月20日
    11300
  • 《哪吒2》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15 打破好莱坞垄断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超过70.53亿,成功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五。该片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截至2月7日21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含预售)突破67.922亿,超越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随后,截至2月8日,影片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成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人民…

    2025年2月8日
    9000
  • 郑州将发放800万文旅消费券 新春福利来袭

    1月25日,郑州市相关部门宣布将围绕“见‘郑’欢喜 开门有礼”主题发放800万元2025新春文旅消费券。具体信息如下: 活动时间为2025年1月26日至2月24日,使用时间为2025年1月26日至2月28日,领取后有效期为5天,最后核销日期为2025年2月28日。1月26日上午10点开始每日定量发放,先到先得,领完为止。 消费券面值分为200元、100元、5…

    2025年1月25日
    10900
  • 重庆新人结婚仅隔一面墙接亲 独特婚礼引热议

    1月27日,重庆巫山一场独特的接亲仪式在网络上走红。新人两家仅隔一面墙,这种别样的婚礼形式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新娘的化妆师代吉轩透露,新郎和新娘在买房前并不认识,因同期装修房子而结缘,最终走到一起。婚礼当天,没有传统接亲的长途跋涉,新郎只需跨出家门几步路就能到达新娘家。这一场景让现场的人忍俊不禁,连经验丰富的化妆师也表示这是第一次遇到,感到非常震惊。 尽管没…

    2025年1月29日
    12500
  • 药业巨头齐鲁制药如何陷入“发票风暴”,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在医药行业的广阔天地中,合规营销始终是民营药企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一份刑事判决书,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医药圈激起了千层浪花。 这份判决书将齐鲁制药卷入了一场令人震惊的 “发票事件”。据悉,在没有任何真实交易的情况下,齐鲁制药竟利用 300 多名员工,借助空壳公司虚开了高达 12.75 亿元的增值税发票,逃税金额达到了 …

    2025年2月26日
    16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