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马斯克发布“最强AI模型“Grok3,大佬亲测强于DeepSeek-R1

刚刚,马斯克发布了“地球最聪明的AI”——Grok3。

从测评数据上看,这个模型很强,几乎所有领域都大幅领先其他模型,就连Grok-3-mini的表现都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大模型。

国外知名大模型排行榜ChatBot Arena也宣布Grok 3登顶了,为这个成绩背书。

但也有不少人,对Grok3很失望。

因为Grok 3这次走得仍然是“大力出奇迹“路子,马斯克堆了20万张卡,用了比DeepSeek多几十倍的模型计算量,但与现有模型的性能没有拉开质的差距。

这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Ilya说的预训练到头的结论。

AI大佬亲测:Grok3思考能力与o1-pro相当,强于DeepSeek-R1

在这次发布会上,马斯克发布了两套模型:Grok-3和Grok-3 Reasoning(推理模型)。

根据此前介绍,Grok-3其由一个包含约 20 万个 GPU 的数据中心训练,计算能力是上一代模型Grok 2的“10倍”,且使用了扩大的训练数据集。

正如马斯克所说,Grok3是“地球最聪明的AI”。在测试成绩上,Grok-3的表现好于OpenA、DeepSeek发布的同类模型。

在Math(数学)、Science(专业知识)和Coding(编程)任务上的测评结果,Grok基座模型分别领先DeepSeek-v3 Geminit和GPT4o。

图片

其中,在AIME’24数学能力测试中,Grok-3取得了52分,明显高于DeepSeek-V3的39分。而在GPQA科学知识评估中,Grok-3以75分的优异成绩领先DeepSeek-V3的65分。

在推理模型上,Grok-3 Reasoning在benchmark 上得分也高于OpenAl+的o1/o3系列和deepseek-R1模型。

图片

发布后,Grok 3就迅速登上了在Chatbot Arena LLM排行榜上的榜首,而且全类型都是第一。

图片

图片

此前,Grok 2排在20名左右,落后于OpenAI、DeepSeek、谷歌、阿里Qwen、智谱、阶跃星辰等一众国内外AI公司的模型。

在发布会结束后,AI大神Andrej Karpathy发布了一则推文称,其提前测试了Grok3,Grok3的思考能力大约处于o1-pro的水平,略优于DeepSeek-R1和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第二,除了模型性能的领先,思维链是Grok 3的另一大亮点。

Grok3升级的地方是思维链,其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执行指令”到“主动思考”的质变。通过1.8万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MoE),它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拆解复杂问题。

比如,当Grok 3被问及”如何设计火星移民基地的能源系统”时,AI没有直接给出方案,而是逐步拆解问题:先分析火星日照强度,再计算光伏板铺设面积,接着评估核能备用方案,最后整合建筑布局与储能需求。

不过,Grok3会对模型的思考过程进行模糊化处理。对此,马斯克给出的解释是,防止被其他对手抄袭。

第三,在这次发布会上,马斯克还发布了一个Agent工具——Grok DeepSearch。

这是xAI对标OpenAI深度研究工具的产品。DeepSearch通能够生成针对各种研究性/查找性问题,扫描互联网和X平台上的信息生成高质量回答,类似于你在互联网上的文章中可能找到的答案。

Andrej Karpathy对这一功能的评价是:大约在Perplexity DeepResearch功能的水平,但尚未达到OpenAI最近发布的“深度研究”水平,后者给人感觉更全面、更可靠。

Scaling laws要失效了?

看完Grok 3的发布会,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疑惑:Scaling laws还存在吗?

原因很简单,马斯克说服了投资人搞了十万卡进行预训练,现在更是升级到了二十万卡。但Grok 3的能力与现有模型的性能没有拉开。

目前,xAI有全球最大的Al训练集群Colossus,搭载10万个NVIDIA Hopper GPU(现在提升至20万卡),Grok 3就是在Colossus上训练出来的,这是Grok3最大的竞争力。

对比之下,根据市场人士透露,幻方真实的数字大概就在1万多张,而且主力还是A100和H800。

也就是说,马斯克堆了10万张卡,用了比DeepSeek多几十倍的模型计算量,只换来了20%的性能提升。

这基本上可以印证Ilya说的预训练到头的结论了。

根据OpenAI最新发文,GPT-4.5会是他们最后一个非推理模型,也从侧面说明了预训练的Scaling Law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而Grok3升级的思维链,本质上还是对目前主流技术路线的跟随,在预训练已经难以突破的情况下,通过提高test-time compute(测试时间计算)的方式提升模型表现。

在技术路线没有太大突破的情况下,依靠提升模型参数和通用能力来构建差异化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换句话说,OpenAI等头部模型的护城河正在不断缩小。

比起Grok 3,马斯克的工程能力,倒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影响。

在这次发布上,马斯克透露,Colossus已经从10万卡提升到20万卡,而这仅仅花了92天时间。

这样的速度还是很吓人的,也延续了马斯克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当初,在建设超算中心“Colossus”的时候,也不过只花了122天,而业内平均建设周期需要4年。

之前红杉美国合伙人David Cahn曾提到过一个观点:算力基建效率,将成为赢得AI下一轮竞争的关键条件。

这个逻辑很简单,建设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是一项混乱而复杂的业务,不仅需要购买足够的土地、钢铁和电力,还需要完成从钢和混凝土,到工业部件和GPU安装漫长的建造过程。

漫长的建设周期,给AI的竞争带来了更多变量。

无论是探索智能,还是应用智能,虽然短期有质疑,中长期的算力需求也会爆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xAI 坚持扩建集群。

从这个角度上说,相比Grok3模型的微弱领先,Colossus或许才是马斯克竞争AGI最大的底气。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0566.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6:45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6:45

相关推荐

  • 黄仁勋来“路演”了

    和去年一样,临近春节,英伟达CEO黄仁勋先后出现在深圳、中国台湾和北京。 1月15日,黄仁勋到访深圳;1月16日,他去了中国台湾参与供应链公司活动,首站到访矽品精密并出席揭牌仪式;1月19日,黄仁勋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开发者与合作伙伴;1月21日,黄仁勋到达上海。 据了解,今年黄仁勋的行程与2024年相似,2024年1月,黄仁勋到访了英伟达北京、上海、深圳三处办…

    2025年1月22日
    6100
  • DeepSeek,搅了谁的局?

    上一次AI行业引起全民震动还是2022年11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此后AI行业每逢重大变革,都被称为是“ChatGPT时刻”。 这个词在2024年年底被改写,“DeepSeek时刻”出现,被看作是AI历史上的新转折点。 2025年春节前期,中国杭州的一家AI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接连发布了V3(2024年12月26日)和R1(2025年1月2…

    2025年2月10日
    5200
  • 过年三件套平替爆火,掘金春节暴利生意

    精打细算的年轻人,正在捧热“过年三件套”的平替,不同于去门店现场烫头发、美甲、种睫毛,不少人选择假发、穿戴甲和假睫毛。 比起过往一到春节线下门店排起长队,价格水涨船高的困扰,这些平替产品的优势在于款式多样、装卸便捷、可重复利用。 其中,作为近两年风靡的新风口,可以即贴、即撕的穿戴甲,成为美甲界的“预制菜”,也催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江苏东海县承包了全国70%…

    2025年2月7日
    5900
  • 上海杏泽投资创始合伙人刘文溢:股权投资助力生物医药 产业生态待完善

    4月18日讯(记者 陈美)4月1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期聚焦“跨界融合,领航未来: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顺利举行。上海杏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文溢在会上就股权投资对生物医药创新的推动、行业现状及痛点给出了见解。 股权投资推动中国生物医药创新 刘文溢指出,2015年7月22日食药监总局开展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虽使行业短暂迷茫,但后续医药评审、医保…

    2025年4月18日
    3600
  • 华为下场,宇树崛起,特斯拉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趋势,已经确定向上了

    与AI方向大火的Deepseek相比,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的成长趋势同样值得重视。 在近3年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持续持续追踪中,从两年前对主题的谨慎,到去年观察到AI成为催化剂,然后是现在,我们已经逐渐将思维切向为乐观,未来将积极跟随产业的脉动。 在2022年《你看好人形机器人吗?》一文中,我们对产业的疑虑点主要在于量产之难和技术掣肘,不由得感叹:“人形机器…

    2025年2月12日
    7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