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近两个月的“胖都来”撞名“胖东来”事件,终于画上句号。5月20日,多位网友发布视频显示,“胖都来”商场已更名为“盈都来”。从商场外墙标识到官方微信公众号、法定代表人都建明的抖音账号,所有相关平台均完成了更名操作。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品牌命名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也折射出商业竞争中的复杂博弈。
事情起源于今年3月底,浙江海宁即将开业的一家商场因名为“胖都来”,与知名零售企业“胖东来”高度相似而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胖都来”是否存在蹭热度嫌疑;也有声音认为,这只是巧合或地域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面对争议,“胖东来”工作人员回应称将进行法务评估,并随后采取行动,包括取证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投诉书,同时向“胖都来”邮寄律师函。
尽管如此,“胖都来”并未因此停止其扩张步伐。5月1日,该商场高调开业,甚至邀请多位明星艺人录制祝福视频,再度引发舆论关注。与此同时,“胖都来”通过官方渠道解释了名称由来:其中“胖”寓意丰盈、富足、美好,契合其商品丰富、价格实惠、服务贴心的企业理念;“都”则取自集团董事长都建明的姓氏。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完全平息外界质疑。
在压力之下,“胖都来”最终选择妥协。5月10日,都建明公开表示愿意更换商场名称,并邀请网友为其提供新名字建议。他强调,相较于品牌名称,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服装厂清理库存以及为年轻人创造低成本创业机会。此外,他还透露,公司原本注册的商标是“淘都来”,但因谐音问题被指不吉利,才改为“胖都来”。
从数据角度看,“胖都来”事件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一方面,它涉及知名品牌间的潜在冲突,容易吸引消费者目光;另一方面,其背后反映的法律与道德边界问题值得深思。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胖都来”所属公司——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主营业务涵盖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及日用百货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股权结构较为清晰,分别由浙江艺淘服饰有限公司和浙江盈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控股80%与20%。
整体来看,“胖都来”更名为“盈都来”的结局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体现了现代商业环境中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对于初创企业而言,选择一个既符合自身定位又避免侵权风险的名字至关重要。而对于成熟品牌,则需要更加敏锐地识别潜在威胁,并及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护权益。此次事件不仅是两家企业的较量,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警示:尊重原创、注重合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汉网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