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一季度财报亮眼,小鹏汽车为何会逆势上扬?

#5月·每日幸运签#

5月21日,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让行业震惊的季度成绩单:营收158.1亿元,同比暴涨141%;交付量9.4万辆,较去年同期翻了近四倍;净亏损从13.7亿元大幅收窄至6.6亿元;毛利率更是冲上15.6%的历史新高。财报发布后,小鹏美股单日飙升13%,市值一夜暴涨175亿元,这无疑是给深陷价格战泥潭的新能源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场逆袭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伏笔。去年推出的MONA M03和P7+两款“爆款车”,成了小鹏翻盘的关键。前者以11.98万元的起售价杀入下沉市场,却搭载了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上市8个月狂卖10万辆,硬生生把“智能驾驶”从高端车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16。后者则凭借运动轿跑的定位,精准击中年轻家庭用户,五个月卖出5万辆。这两款车就像两把尖刀,在特斯拉、比亚迪统治的战场上撕开一道缺口。

2025 一季度财报亮眼,小鹏汽车为何会逆势上扬?

但卖得多不等于赚得多。小鹏的“低价车策略”一度被质疑是赔本赚吆喝——MONA M03单车毛利率仅8.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过财报数据揭晓了一个隐秘转折:通过与大众集团的联合采购,小鹏成功将G9车型成本砍掉15%-25%,零部件通用化让研发效率提升20%17。更妙的是,技术授权反哺利润,一季度靠给大众“输出”智能驾驶技术就赚了4.6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出1个亿29。这种“卖车+卖技术”的双线打法,让小鹏在价格战中找到了新活法。

毛利率飙升的背后,还有一场精密的“成本手术”。当友商还在卷续航和屏幕尺寸时,小鹏把子弹押在了AI上——自研图灵芯片、端到端大模型、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系统,这些技术看似烧钱,却悄悄拉高了品牌溢价。2025年一季度,小鹏研发投入19.8亿元,同比激增46.7%,比零跑汽车全年研发费用还高两倍多。这种“技术赌徒”式的投入,正在结出果实:搭载图灵AI芯片的MONA M03 Max即将上市,充电12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的鲲鹏混动车型也箭在弦上。

不过,狂欢之下暗流涌动。有分析师指出,小鹏的单车利润依然薄弱,想要实现四季度盈利的目标,至少要卖出60万辆车——这相当于把现有产能再翻三倍。而国内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超50%,增速放缓已成定局。更棘手的是海外战场:尽管小鹏在欧洲开了40家新店,但面对欧盟可能加征的电动车关税,以及比亚迪、零跑的夹击,这场“出海战”注定艰难。

资本市场对小鹏的期待,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技术变现”的赌局。当何小鹏宣布“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人”时,投资者看到的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一个打通“车+AI+机器人”的生态闭环。但现实是,95亿元的年度研发预算中,45亿元砸向AI,这对仍在亏损的小鹏无异于走钢丝。

回看这场逆袭,小鹏其实踩准了两个时代脉搏:一是智能驾驶从“炫技”变成刚需,二是消费者开始为技术买单。一位车主在论坛留言:“以前觉得自动驾驶是噱头,直到有天下暴雨,XNGP帮我稳住了方向盘。”这种真实体验的扩散,或许才是小鹏翻盘最深的护城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技生活快讯,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4089.html

(0)
科技生活快讯的头像科技生活快讯
上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女子半夜听到摄像头传出口哨声,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家庭监控摄像头成为许多家庭保护安全的重要工具。然而,近期浙江一女子的经历却引发了公众对隐私安全的广泛关注。4月25日深夜,她发现自家小米监控摄像头竟被陌生人入侵,不仅传出嘈杂声音和音乐,还听到对方清晰地说:“**来了,每天都是11点半左右,很准时……”这一事件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从视频内容来看,不少网友推测,入侵者可能正在直播,…

  • 乌军在库尔斯克州一日损失 160 人,俄乌冲突走向何方?

    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场地缘政治冲突便深刻影响着全球局势,小到民众生活,大到国际关系,其影响广泛且深远。近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一则消息,再次将全球目光聚焦到冲突前线。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 4 月 16 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在过去 24 小时内,俄罗斯军队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展开军事行动,成功消灭了乌军 160 名…

    2025年4月17日
    4900
  • 女子网贷百万医美却惨遭失败,医生资质成争议焦点

    你能想象吗?为了追求美丽,有人不惜花费巨款进行医美,却换来的是噩梦般的经历。近日,西安的张女士就深陷这样的困境。 从 2017 年到 2024 年,张女士在西安美莱医学美容医院开启了她的医美之旅,前前后后投入了近 200 万元,其中包括整容和丰胸手术。起初,一切似乎还算正常,每年的花费也就一两万元。可到了 2019 年,张女士做了假体隆胸手术,本以为能收获完…

    2025年2月19日
    9200
  • 老人银行办业务发病离世,多方回应事件真相与责任归属

    在现代社会,银行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众多金融交易需求。然而,南京一位老人因办理跨境汇款业务而突发疾病不幸离世的事件,却引发了公众对银行服务流程、客户体验以及员工职责边界的广泛讨论。 根据媒体报道,这位老人原本计划通过柜台完成境外汇款操作,但被引导至自助终端并开通手机银行。整个过程耗时近两个小时,期间多次尝试人脸识别未果,最终导致老人身体状况…

    2025年5月15日
    3100
  • 药店179元的药,网上只卖126元!同行:比我进货价还低!患者扫“追溯码”发现已被扫3次,有的还在外省,猫腻在哪?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线下卖179元一盒,线上卖126元,为什么差这么多?如果不是因为“药品追溯码”的科普,陕西西安的楚先生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按照有关药品和医保管理规定,一盒药品只能卖一次,一盒药品的追溯码理应只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出现多次扫描记录,就存在假药、“回流药”以及…

    2025年1月22日
    1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