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股东43亿“清仓”离场,杭州银行还是“香饽饽”吗?

文 | 独角金融 谢美浴

编辑 | 付 影

入股杭州银行(600926.SH)20年之久的澳洲联邦银行,决定“清仓”离场。

1月24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拟“清仓”所持杭州银行5.45%的股权,受让方为新华保险(601336.SH)。

公告显示,澳洲联邦银行转让所持杭州银行股份为13.1元/股,股份转让价款共43.17亿元。截至1月24日,杭州银行最新收盘价为14.59元/股。相对市场价格,转让价格已折价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陪伴杭州银行15年的中国人寿(601628.SH),才刚刚对杭州银行减持5930.28万股,套现约7.7亿元。

业绩方面,杭州银行仍是城商行中的优等生,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营业收入 284.94 亿元,同比增长 3.87%;净利润138.7亿元,同比增长18.63%。

昔日大股东43亿“清仓”离场,杭州银行还是“香饽饽”吗?

但杭州银行也有需要完善之处,如回报股东方面已连续3年分红率低于25%。而据《金融时报》报道,2023年银行业上市公司分红总额达6133.5亿元,占银行业净利润的29.28%,相当于2023年银行业上市公司将近30%的利润用于分红。总资产已突破两万亿大关的杭州银行,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01 投资20年,澳洲联邦银行43亿“清仓”离场

澳洲联邦银行与杭州银行已经相伴20年。

澳洲联邦银行成立于1911年,公司为澳大利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之一,主要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开展业务,同时也在英国、欧洲、北美及亚洲(包括北京和上海的分支机构)开展业务。

据杭州银行招股书显示,2005年9月,杭州银行向澳洲联邦银行定向增发新股2.5亿股,每股认购价格2.5元;2006年11月,澳洲联邦银行以0.36亿元受让浙江恒励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杭州银行的1420万股股份。

2009年,杭州银行增资扩股,澳洲联邦银行再以现金出资9.1亿元,认购其7000万股;2014年,在杭州银行增资扩股过程中,澳洲联邦银行又以每股10.85元的价格,认购杭州银行7000万股股份。

到2016年6月末,澳洲联邦银行持有杭州银行近20%股权,为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

而近年来,澳洲联邦银行开始大手笔转让杭州银行股份。

2022年2月,澳洲联邦银行与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向二者合计转让杭州银行5.94亿股股份,占杭州银行当时已发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0%,转让价格为13.94元/股,总价82.75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澳洲联邦银行持股比例降至5.56%。彼时澳洲联邦银行曾承诺,对杭州银行剩余股份至少安排为期三年的锁定期。

如今三年之期刚到,澳洲联邦银行就作价43.17亿元,将所持杭州银行剩余股权转让给了新华保险。

昔日大股东43亿“清仓”离场,杭州银行还是“香饽饽”吗?

图源:杭州银行公告

澳洲联邦银行为何“清仓”杭州银行股权?公告中提到是为了配合公司专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与投资的战略。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分析指出,“新华保险作为大型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广泛,其入股有望为杭州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合作契机,如深化银保合作、共同开发创新金融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等。同时,新华保险注重长期投资,有助于稳定杭州银行股权结构,增强市场对该行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然而,这一股权变动也存在潜在挑战。短期内,市场可能对股权结构的突然变化产生疑虑,影响投资者情绪,导致股价波动。此外,澳洲联邦银行的退出可能使杭州银行失去一些基于此前合作建立的国际业务渠道或技术交流机会,在业务衔接上需要一定时间调整。”支培元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澳洲联邦银行外,2024年11月中国人寿已减持杭州银行5930.28万股,持股比例降至0.85%,套现7.7亿元。根据此前减持计划公告,中国人寿减持杭州银行股权原因为自身战略安排和资产配置的需要。

昔日大股东43亿“清仓”离场,杭州银行还是“香饽饽”吗?

02 资产质量领跑行业, 一年6次违规被罚超千万

作为国内城商行的业绩佼佼者,杭州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市场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注册资本59.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宋剑斌,目前,该行拥有200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2016年10月27日,该行成功登陆A股,发行价为14.39元。

上市后,杭州银行股价曾冲到30.29元/股,此后开启了震荡式下跌之路。尤其是在2020年4月最低时其股价已经跌至7.45元/股,随后触底反弹开启了一波上涨。

上市首年,杭州银行2016年末总资产为7204.24亿元。时间来到2024年上半年,该行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9%。

从资产质量来看,杭州银行堪比大行,资产质量指标领跑行业。2024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6%,与2023年末持平。而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末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75%。

2024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543.25%。拨备覆盖率反映了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拨备覆盖率越高,反映了银行具有更强的不良贷款风险缓释能力。

不过,根据财政部2019年9月发布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的,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高拨备覆盖率虽然可以显示出管理层经营的稳健或对风险的管理,但也不排除会让市场产生其他猜测,比如是否潜在风险远大于表面的情况,所以才特别提高拨备率。”

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执行院长王兆江也指出:“过高的拨备覆盖率说明杭州银行闲置资金使用不充分,贷款占比较小,这样会降低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从而导致股东回报率不高,压制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潜力。”

同时,杭州银行还面临内控管理的挑战。

2024年11月25日,杭州银行涉及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违反规定办理资本项目付汇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没645.5万元。

同年8月12日,杭州银行因违规向借款人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在投资同业理财产品时风险资产权重计量不审慎,以及向监管部门报送错误数据,部分EAST数据(监管标准化数据)存在质量问题,被罚款110万元。

一起受罚的,还有时任时任杭州银行北京分行金融发展四部总经理助理张璇,时任杭州银行西湖支行客户经理傅百三、万里,时任杭州银行彭埠支行行长孙雷雷。

2024年1月15日,浙江监管局开出的2024年“1号罚单”也给了杭州银行。 因存在包括债券承销业务与债券交易/投资业务间“防火墙”建设不到位、余额包销业务未严格执行统一授信要求等违规违规行为,杭州银行被罚款210万元。同时,时任杭州银行南京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毛韵喆也受到警告处罚。

此外,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合肥分行、舟山分行因违规办理结汇业务、违反规定办理资本项目资金收付、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等,相继被罚款92.5万元、45.51万元、100万元。2024年,杭州银行上述6张罚单,涉及罚款合计1203.51万元。

03 营收净利持续双增, 连续三年分红比例低于25%

近年来,净息差收窄,银行业经营整体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净息差为1.29%、同比收窄了0.12个百分点。

但杭州银行的业绩似乎没有受到明显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营业收入 284.94 亿元,同比增长 3.87%;净利润138.7亿元,同比增长18.63%。

杭州银行2021年至今净利润能够连续保持在20%左右的增幅,确实难得。2024年前三季度,在A股42家银行中,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仅次于浦发银行。

而在杭州银行的业绩增长构成中,投资业务和基建相关贷款扮演了重要角色。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投资收益59.75亿元,同比增长27.9%,是杭州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撑。

在贷款业务中,自2020年开始,对公贷款一直在杭州银行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2023年,对公贷款占总贷款规模的比例分别为61%、62%、63%、65%。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对公贷款为6104.08亿元,占总贷款规模比例为67%。

昔日大股东43亿“清仓”离场,杭州银行还是“香饽饽”吗?

图源:杭州银行三季报

兴业证券发布的研报分析指出,杭州银行对公基本盘继续夯实,零售业务转型和信用小微纵深推进,同时加强负债成本管理,息差收窄压力有望趋缓。

此外,2024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突破了2万亿大关,较2023年末增长9.58%至2.02万亿元。其中,贷款总额9101.6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77%;存款总额1.18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59%。

不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6%,较2023年末上升了0.7%,不过仍然在较低水平。

支培元指出,“较低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会限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业务扩张速度,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同时也可能引发市场对银行稳健性的担忧,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

“为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杭州银行可通过内源融资,即提高盈利能力,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增加净利润留存等;或借助外源融资,如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或可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此外,也可以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支培元表示。

另一面,从业绩表现看,杭州银行并不缺钱,但分红率却已三年低于25%。

自从2016年上市后,杭州银行仅2019年、2020年现金分红比例超过了30%,分别为34.13%、31.37%。2021年至2023年,该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分别24.55%、20.31%、21.44%。

从监管引导看,财政部2020年12月印发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将“分红上缴比例”纳入到经营效益的考核指标中,只要被考核银行的分红率达到30%即可获得7分满分,低于30%的则按照实际分红率占30%的比例计算分数。

对于分红比例低于30%,杭州银行有两方面考虑因素,一是资本监管要求趋严,为应对各种挑战加强内生资本积累,保障内源性资本的持续补充,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该行处于稳健发展阶段,合理保留部分利润以及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满足合意信贷规模投放,有利于公司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杭州银行在2025年1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有充分信心保持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将在稳步提升贷款占比的同时,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资源向科创、实体制造业等战略性板块予以倾斜。

总的来看, 市场的波动往往与内外部因素有关,这家城商行中的业绩优等生,接下来能否提升分红比例,积极改善公司治理以及合规管理?评论区聊聊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7209.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7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5年1月27日 上午11:44

相关推荐

  • “A股最牛董事长”遭调查,紫天科技还会“硬刚”吗?

    紫天科技被立案,资料图 紫天科技年内3次被立案。 作者 | 姚悦 文一尔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还记得称身体不适拒绝和深交所沟通,被股民称为“A股最牛”的董事长吗?其又因“不接电话”被立案调查了。 10月27日,紫天科技公告显示,公司及董事长宋庆等人因拒绝、阻碍执法,以及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等被分别被证监会、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紫…

    2025年4月22日
    4700
  • 创业板公司智立方IPO募投项目2度延期,资金使用效率遭质疑

    上市后业绩“变脸”,募投项目必要性存疑! 作者 | 高远山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近日,创业板上市3年的智立方(301312.SZ)再度发布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公告。而这已经是公司上市3年来,第二次延期IPO募投项目。公司称,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项目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拟对两大募投项目从2025年7月延期至2027年7月。消…

    2025年4月22日
    2800
  • 经营现金流翻倍,珍酒李渡如何在行业寒冬中“逆势破局”?

    具备“厚积”的酒企,更容易实现“薄发”。 作者 | 吴勇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有人折戟沉沙,有人逆势而上。 当行业陷入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泥潭,珍酒李渡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2024年营收7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主要经营指标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低调的酒企,悄然改写游戏规则,以沉浸式体验重构品…

    2025年4月15日
    4300
  • 马云频繁现身,阿里稳住了?

    文 | 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 | 深海 尽管早已宣布退休,但马云的一举一动仍备受关注,其每次现身都能引发外界的广泛热议。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自去年11月以来,马云先后在阿里园区、蚂蚁集团20周年活动、“乡村教师计划”线上活动上有过公开亮相。就在元宵节前夕,近期频繁现身的马云,再度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露面。 与马云现身相伴,阿里近期好消息不断。不久前,阿里与春晚…

    2025年2月13日
    7100
  • 为什么你每次和开发沟通需求,都像打仗一样?

    今天不谈产品规划,也不谈框架,更不谈原型,咱们谈谈为什么你的需求每次和开发沟通,都像打仗一样?

    2017年4月21日
    730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