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遵义一户家庭因未拔手机充电器引发火灾的事件,将“充电器安全”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据悉,这家人出游时因充电器未拔且插头未插紧,导致插座虚接过热起火。短短几小时,房屋烧成废墟,墙面焦黑变形,仅剩钢筋骨架。更糟的是,火势蔓延至楼下,法院判决其需赔偿邻居房屋修复等费用9万余元。
事件曝光后,有网友认为,明显是充电器质量问题,为何消费者需承担全责?现在出门没有几个人会想得起来拔充电器的,电视、路由器常年待机,多年来都没有出现问题,为何偏偏一个小小的充电器却如此危险,成了“定时炸弹”?还有人强调安全意识:“现代人依赖电器却忽视风险,习惯性不拔充电器无异于玩火”。
更有网友呼吁技术革新:“从日常习惯来看,现在出门很少有人会特意想起去拔充电器,为何厂家不能从技术上想办法,设计充满自动断电?非要靠人去‘防微杜渐’?”
有专家指出,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即便未连接设备,内部电路仍处于工作状态,持续耗电发热。长期通电会加速元件老化,导致短路或高压击穿,尤其劣质充电器风险更高。数据显示,70%的充电器火灾发生于凌晨,无人值守时火势极易失控。
市场监督总局近期抽查发现,23批次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不合格,问题集中于过充保护、超温保护等功能失效。这印证了部分网友对质量的质疑。然而,专家强调,即便合格产品也存在老化风险,用户习惯同样关键。例如,充电器虚接(如插头未插紧)会导致局部温度超200℃,远超棉布燃点。
技术上,推广智能充电器(如充满自动断电、温度感应断电)是趋势。市面已有部分产品具备这些功能,但普及率低且价格偏高。此外,公众需建立“人走电断”的习惯,尤其出门前检查充电设备。消防部门建议,避免使用劣质产品,勿将充电器置于易燃物旁,夜间充电更需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事情小、麻烦,而对一些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就像充电器不拔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当技术尚未完美时,人的谨慎或许是最可靠的“防火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技生活快讯,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