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招季再现学历争议事件。华东地区应届毕业生陈浩然(化名)日前向媒体反映,其凭借985高校电子信息硕士学位成功通过多家科技企业笔试关,却在最终面试环节因”第一学历为普通双非院校”惨遭淘汰。这一事件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学历查三代”现象的热议。
当事人透露,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成绩保持专业前三,累计发表SCI论文8篇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手握多项专利授权。”连HR总监都说我的学术成果远超岗位要求,但企业内部规定明确要求’本科须为双一流院校’。”这种公开的学历歧视令其倍感挫败,”难道七年的努力奋斗还抵不过一张十八岁的录取通知书?”
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5春季校园招聘白皮书》印证了这一困境:在参与调研的32万名应届生中,68%的硕士及以上学历求职者曾因本科学历遭遇不公平对待。这种现象在计算机、金融等热门领域尤为突出,某头部互联网企业HRD坦言:”每年收到数十万份高学历简历,必须通过预设筛选条件提高效率。”
教育学界对此现象提出严厉批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卢晓东指出:”这种倒查三代的做法违背终身教育理念,严重低估了研究生教育的价值重塑功能。”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超补充道:”顶尖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具备强大的学术净化能力,单纯以本科出身论英雄是对教育规律的无知。”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新兴科技企业已开始探索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某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建立了包含竞赛获奖、专利成果、开源贡献等维度的量化评估模型,使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得以充分展现。”这种创新尝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认可。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态,将联合多部门出台专项治理方案,重点整治就业市场中的学历歧视行为。专家建议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学历认证追溯系统,既保障用人单位知情权,又保护求职者隐私权益。这场关于人才评价标准的争论,或将推动我国就业环境迈入更加理性成熟的新时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