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关闭大坝给巴基斯坦断水,是想找回战场上丢失的面子?

#5月·每日幸运签#

当地时间 5 月 14 日,印度再度做出令人咋舌之举,关闭了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现场画面中,水坝下游河床裸露,景象触目惊心。这一行为并非首次,在近期印巴冲突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也再度将两国紧张关系推向风口浪尖。

印度又关闭大坝给巴基斯坦断水,是想找回战场上丢失的面子?

巴格利哈尔水电站,这座耗资数十亿美元建造的”战略武器”,此刻正演绎着南亚最残酷的地缘博弈——上游国家的手指轻轻一按,下游2.7万公顷农田瞬间沦为荒漠,350万农民的生计悬于水闸之间。

而现实中的危机更触目惊心:巴基斯坦旁遮普省85%的麦田濒临绝收,全国30%的电力供应因水力中断告急,地下水超采率飙升至警戒线的30%,生态崩溃已进入倒计时。

5 月 7 日,印度率先发动军事打击,巴基斯坦果断反击,双方你来我往,战斗激烈。但印度并未占到便宜。巴基斯坦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先进的 “阵风” 战机,甚至还摧毁了印度引以为傲的 S-400 防空系统。10 日,两国虽宣布停火,但局势依旧如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样微妙的时刻,印度关闭大坝的举动,无疑会刺激巴基斯坦人敏感的神经。

印度此番再度关闭大坝,动机复杂。在近期冲突中印度在军事上受挫,急需在其他方面找回颜面。通过截断对巴基斯坦的供水,试图在心理上打压对手,向国内民众展示其强硬态度,挽回一些在冲突中受损的威望。

此外,在两国长期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水资源被当作了一种 “武器”。印度试图借此迫使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做出让步,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资源战中占据上风。

消息传出后,有网友言辞犀利地指出:“印度这是黔驴技穷了,军事上打不过,就拿水资源撒气,可这大坝能一直关着?你大坝能蓄多少水?总有蓄满的时候,不怕大坝出问题?你有本事就再别放水!”

有人称,上次就该炸掉大坝的,另外这是又要开打的节奏了,如果不出意外,这次印度有法国和以色列亲临指导,势必要夺回失去的脸面,可怜的印度如果再被干一次会是啥情况?

还有网友认为:“印度关闭大坝也好,这样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关闭或者截断流向印度的河流,反制印度!” 更有网友调侃道:“印度这是又要挑起新一轮冲突啊,上次被巴基斯坦教训得还不够!”

早在 2021 年,中巴合作的迪阿莫 – 巴沙大坝便已启动,蓄水量达 74 亿立方米,可在印度断水时释放储备,为 4000 万人争取生存时间。此外,巴方还计划在印度水坝下游新建水利设施,通过精准控制泄洪量形成 “水压反制”,反向威胁印度大坝安全。

印度又关闭大坝给巴基斯坦断水,是想找回战场上丢失的面子?

此外,中国早已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助力巴基斯坦,减轻其对印度河的传统依赖。此前,在印巴局势紧张、印度实施 “断水” 策略时,中方曾表态将协助巴基斯坦 “优化北部高原地区的应急供水结构”,并计划加速中巴高原水电联通工程的前期建设。

中国工程人员还在与巴控克什米尔接壤的胡萨帕尔地区实地勘察,开通 “高原引水应急通道”,将中国境内一部分季节性雪融水引入巴方境内,缓解其用水危机。这一系列举措虽为临时性应急,但足以彰显中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应对水资源困境上的积极态度与实际行动。

中国或许还会在水利工程技术支持、建设永久性高原蓄水库、双向调节引水系统乃至跨境智能水资源调配站等方面,进一步助力巴基斯坦提升水资源自主保障能力 。

从长远看,印巴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军事冲突还是水资源争端,都没有赢家。持续的对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两国本可用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资源被大量消耗。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两国以理性、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而对于印度而言,一味地试图通过强硬手段找回 “面子”,最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损人不利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科技生活快讯,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112.html

(0)
科技生活快讯的头像科技生活快讯
上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15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员工拒绝调岗后被解约,陕西一高速公司被判违法裁员赔偿十万元

    过去一年,张亦(化名)都在和自己供职过十年的公司打官司。他曾是陕西中交榆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简称榆佳高速公司)收费员,因休假问题与公司发生矛盾,后公司一纸调令欲将张亦调至最远的收费站,张亦不从,矛盾升级后公司决定以旷工为由与他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经济补偿。 图为榆林中院二审判决 经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后,张亦的基本诉求得到支持。榆林中院二审判决榆佳高速公司…

    2025年1月21日
    6600
  • 中美经贸会谈日内瓦继续深化合作与共识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于日内瓦继续进行的消息,无疑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此次会谈不仅牵动着全球贸易格局的走向,更可能对两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双方如何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寻求共识,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双边贸易规模长期保持高位运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2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接近7…

  • 德国一男子向警察喷洒刺激性气体后被射杀,执法尺度引公众热议

    近日,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奥尔登堡市的迪斯科舞厅外,一名21岁青年被警察射杀的事件,引发了全德范围内对公共安全与执法边界的激烈讨论。据《图片报》报道,警方通报称,这名男子因被拒绝入场,使用刺激性气体攻击保安,并在逃离过程中持刀威胁追赶者。警方到场后,男子向执法人员喷洒刺激性气体,一名27岁警察在“生命受威胁”的情况下开枪将其击毙。 这场悲剧折射出德国社会近年来的…

    2025年4月21日
    3600
  • 氯氰菊酯遭重税,中国为何对印度杀虫剂“下狠手”?

    #5月·每日幸运签# 5月7日,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将印度氯氰菊酯推上风口浪尖——对原产于印度的这一农药原料征收最高166.2%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长达五年。这场始于2024年5月的贸易调查,不仅是一场法律与经济的较量,更折射出全球化退潮下,农业安全与产业博弈的复杂交织。 氯氰菊酯作为高效杀虫剂的核心原料,广泛应用于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的害虫防治,其供应链安…

    2025年5月7日
    5100
  • 红星寻人丨河南13岁女孩上学路上失踪,父亲寻女29年:曾收到求救信称被带到山上

    眼看又一年春节来临,家住河南洛阳的七旬老人袁宪安心中充满了期盼,他热切地渴望着女儿袁丽苹能够回家团圆,一起共度佳节。 29年前,时年13岁的袁丽苹在上学路上失踪,从此杳无音讯。1月19日,袁宪安及其外甥女袁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袁丽苹失踪后,家人四处寻找她的下落,去过上海、江苏、四川等多地寻找,但都没找到有效线索。 当年,在袁丽苹失踪一个月后,袁宪安曾收…

    2025年1月20日
    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