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鸡排,这家曾经以“低价+加盟”模式迅速扩张的快餐品牌,近年来却因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而陷入舆论漩涡。最新的一起风波发生在5月15日,贵州仁怀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在购买的正新鸡排中发现大量蛆虫。涉事门店店员回应称,顾客上午购买后下午才来退货,并已报警处理。同时,店员提到已对顾客进行赔偿,但拍摄视频的并非购买者本人。
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介入调查。通报显示,尽管涉事门店证照齐全,但监管部门已对店内同类产品实施封存并送检,目前正等待检验结果。后续将依据检测结论依法作出处理。然而,这并非正新鸡排首次卷入食品安全争议。从2023年湖南张家界某门店因操作间老鼠出没被查封,到2024年江西赣州一门店被指控使用反复炸制的油,再到如今的“蛆虫事件”,正新鸡排的食品安全管理漏洞似乎已成为常态。
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对正新鸡排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不少用户反映其品质下降、口感变差,甚至出现未炸熟、肉质发臭或含有异物等问题。根据某投诉平台统计,关于正新鸡排的投诉已超过千条,涉及退款难、服务态度差等多个方面。此外,多地监管部门也曾对正新鸡排门店开出罚单,如荥经财富新鸡排店和准格尔开发区苏米正新鸡排店分别因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被罚款。这些案例表明,正新鸡排在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上存在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正新鸡排的发展也遭遇瓶颈。作为一家成立于1995年的老牌企业,正新集团凭借低价策略与加盟模式快速崛起,门店数量从2017年的1万家激增至2021年的2.5万家。然而,随着价格悄然上涨,加之健康饮食风潮兴起及同行竞争加剧,正新鸡排的市场表现开始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全国线下门店数量仍维持在2.5万家,两年内无明显增长;而到了2023年底,门店数量进一步减少至10695家。这一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正在流失。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正新鸡排忽视了供应链管控与品牌升级的重要性。一方面,大规模加盟模式导致门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隐患难以杜绝;另一方面,面对年轻一代追求更高品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正新鸡排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品牌形象老化,吸引力下降。
眼下,用户的信任已经出现裂痕,正新鸡排亟需采取行动挽回局面。首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和制作流程标准化;其次,优化加盟体系,通过严格审核和培训提升门店运营水平;最后,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透明化经营和积极互动重建消费者信心。只有如此,正新鸡排才能走出当前困境,重获市场青睐。否则,频繁的食品安全丑闻或将彻底摧毁这个昔日巨头的品牌价值。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浏阳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