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而“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推进更是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行动在赋能千行百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社会已初步形成推动这一趋势的良好氛围。从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加速,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降本增效作用逐步显现,再到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示范应用,以及AI终端新产品、新场景的竞相涌现,这些成果都表明,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智能手机为例,通过轻量化部署国产大模型,手机功能得以大幅拓展,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开拓了更多应用场景。与此同时,智能穿戴设备如AI眼镜等产品也不断涌现,成为当前AI硬件落地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Wellsenn XR的数据,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预计将达到152万台,同比增长533%,到2026年更有望突破1000万台。RayBan Meta系列产品的销量增长便是典型例证,其销量从2021年的约30万副跃升至2024年的142万台,增幅超过300%。这组数据充分说明,AI终端产业正迎来“排浪式”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展望未来,AI终端创新将呈现高性能计算、轻量化设计和场景多元化三大特点。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CES展会将成为AI技术落地的核心舞台,进一步推动AI从云端向端侧渗透,同时加速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迈向商业化。可以预见,AI与终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将重塑消费电子生态,并为人机协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从产业链角度看,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如手机、PC等,在AI赋能下对设备硬件提出了更高性能需求,这为中上游各环节带来了革新机遇。例如,AI算力的提升要求散热、存储、电池等关键组件采用更先进的解决方案,如石墨烯、VC均热板等高价值量方案有望加速渗透。此外,智能手机光学升级趋势持续,潜望式镜头下沉、玻塑混合镜头创新及大像面传感器应用将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苹果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则将进一步推动折叠屏产业链走向成熟。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AI技术正在加速推动消费电子与智能驾驶产业链变革,硬件革新与场景扩容成为核心驱动力。具体来看,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果链龙头和技术升级环节标的值得关注;AI新型硬件链条则建议聚焦智能眼镜产业链核心公司,包括光学、存储、结构件等细分领域;而在AI赋能智驾链条方面,高阶传感器、芯片及连接器供应商,尤其是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相关企业,也将成为重要投资方向。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推手。随着AI终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眼镜还是自动驾驶系统,AI技术的深度融入都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体验,同时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织梦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