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绵阳市商务局发布《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以下简称《工作清单》),提出七大核心行动及29条具体措施,涵盖城乡居民增收、消费升级换代、服务消费提质等多个方面。其中,“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和“鼓励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成为焦点,引发广泛关注。
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孤立之举,而是绵阳市在后疫情时代为刺激消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作出的系统性尝试。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受多重因素制约,包括收入增长放缓、闲暇时间不足等。绵阳市此次推出的政策正是试图通过优化休假制度,为市民提供更多可支配时间,从而带动本地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具体措施来看,《工作清单》不仅关注休假制度的调整,还注重多维度改善民生。例如,在城乡居民增收行动中,明确提出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并计划到2025年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2200元/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也为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服务消费提质行动中的“夜间经济”也成为一大亮点。绵阳支持绵州记忆、上马故事商业街等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打造三台县潼川古城、江油方特东方神画等一批“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通过举办夜间促消费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夜食、夜购、夜游等多元化的消费体验。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激发城市活力,还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清单》中提到的弹性工作制并非首次出现,但其落实程度往往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前,江西、浙江等地也曾试点类似政策,但实际效果因企业执行力度不同而参差不齐。绵阳此番明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地区先行先试”,显示出地方政府对政策落地的务实态度。同时,推广夫妻共享带薪休假等创新方式,则体现了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幸福感的关注。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样的政策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方面,它意味着人们可以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或参与休闲活动;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环境的优化,个人选择更加多样化,生活品质有望显著提高。有网友评论称:“希望全国推广!”这种呼声反映了人们对更灵活工作安排和更高生活质量的普遍期待。
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配套措施的支持。如何平衡企业成本与员工福利?如何避免弹性工作制沦为形式主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从长远看,绵阳市的尝试无疑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工作与生活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总体而言,绵阳市此次发布的《工作清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充分展现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智慧。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不仅能够有效提振消费,更能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局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网界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