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消息称,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保障校外教育培训市场预付费安全的提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进行了答复。
校外培训预收费监管是校外培训治理的重要内容。2021年,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了对校外培训预收费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进行监管。2023年,教育部与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预先收取的培训服务费应作为负债管理,禁止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2022年,教育部等13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需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目前,以银行监管专户为主要方式的校外培训预收费监管制度已基本建立。但仍有部分机构逃避预收费监管要求,未将预先收取的培训费缴入监管专户,导致“退费难”和“卷款跑路”等问题时有发生。
教育部计划加大预收费监管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反预收费管理规定的行为,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引导,提高其消费保护意识,共同减少侵害学生及家长利益的问题。此外,信息公开也是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和提升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按照相关规定,培训机构需在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证照。2021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培训机构需通过多种途径公开学科类校外培训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还将价格欺诈行为纳入了专项检查内容。为方便家长查询机构信息,教育部建设了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提供办学资质、收费情况等信息查询功能。当前主要问题是一些机构逃避监管,违反管理规定。
教育部将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及“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为抓手,推动各地培训机构主动公开信息,强化社会监督。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推行“黑白名单”制度,被列入“黑名单”的机构将受到联合惩戒。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将培训预收费情况作为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严厉惩治违法失信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