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出手,上实资本岁末领投6家上海生物医药企业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总额仍在下行通道,融资数量与金额均不及往昔。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全年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回落至283亿人民币,是过去五年的最低值,不及2021年的1/3。可知的融资交易数量也在快速下跌,全年仅356起。曾经炙手可热的生物医药企业也纷纷表示2024年面对融资寒风四起。

导致如斯现象的原因不难推导。资本寒冬、IPO通道收紧、投资人态度愈发谨慎,生物医药创业企业生存成本骤增,行业似乎步入“至暗时刻”。

然而,上实资本作为上海活跃度领先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投资机构,岁末连续领投6家上海生物医药企业,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体现国资平台在关键领域的责任担当。

行业低迷中的坚守与希望

尽管市场低迷,但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梁卫彬坚信:“生命健康赛道永远是朝阳产业。”她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BD授权交易共发生219起,首付款总金额达319亿人民币,同比上涨了1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跨境授权首付款总额已达292亿,中国生物医药开始积极迈向国际市场。

图片

政策的支持同样紧随其后。在《“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报告中,将生物医药直接从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上海也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

跨国药企和海外投资人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认可,以及政策的有利支持,这毋庸置疑代表了这个行业正在往前发展,也意味着生物医药行业回暖的曙光初现。

不惧焦虑,理性乐观

成立于2020年的上实资本是上实集团旗下全资控股的基金管理平台和新产业投资拓展平台。目前在管包括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I期/II期等在内的多支基金,其中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是经上海市批准设立的总规模500亿的市级重点产业基金,创新转化基金专注于“从0到1”阶段的投资机会,共同支持上海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链条长、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资本寒冬下,焦虑情绪弥漫。

“但焦虑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创新转化基金总裁郭秋杉坦陈,“适度的紧张感能够促使团队更加积极主动地整合资源,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中,保持警觉有助于及时调整策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同时,拥有强大的产业资源和专业背景,自然而然也成为上实资本面对以上难题的底气。一来,上实资本背靠上实集团,其旗下拥有世界500强企业上海医药,作为A+H股的上市公司上海医药在商业流通和工业制造领域,均为上实资本在生物医药投资和投后方面提供了强大助力。 

图片

二来,上实资本内部建立了对生物医药行业的独立认知和自成体系的投资策略。和其他行业唱衰者不同,面对低迷的客观环境,包括合伙人梁卫彬和郭秋杉在内的团队始终对生命健康领域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敏锐的洞察力。

机构内部拥有一条共同认知:生物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生物机制的突破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但如今,随着研究工具和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与迭代,包括投资人在内的行业参与方对于生物机制的理解、药物分子筛选与优化等效率显著提升,使得整个行业呈现出高度动态变化的态势。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上实资本秉承着一套严格的投资标准。首先,他们关注项目是否真正解决了临床需求,梁卫彬强调:“只有解决真实的临床需求,才具备商业化的潜力。” “项目必须具备足够高的科技壁垒,以应对生物医药行业强监管的挑战。此外,项目还需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快速的业务增长潜力以及优秀的国际化视野和出海能力。简而言之,坚守临床价值和产业价值,是上实资本投资决策的基石。”郭秋杉补充道。

三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上实资本拥有背景多元、高度互补的团队。他们不仅在项目筛选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更能在投后管理中为被投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

2024岁末,连续领投6家企业

2024岁末,上实资本正式宣布完成了对橙帆医药、微知卓生物、赛德迪康等6家上海地区的生物医药企业的领投。这一系列投资举措体现了上实资本在行业中的活跃度,通过对这6家企业的领投,我们可以窥见上实资本聚焦硬核科技、聚焦上海产业、聚焦孵化转化的投资特色。

6家企业均为上海本地成长、本地发展的前沿科技企业,是上海多层次促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下的创新成果。在围绕生物医药领域投资布局与产业培育的过程中,上实资本重点关注能够提升上海的科技研发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及能够补充上海缺失链条的优秀项目,发挥国资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以橙帆医药、微知卓生物、赛德迪康三家举例:

图片

橙帆医药获得了由上实资本旗下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和Panacea Venture(瑞伏医疗)联合领投的5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该企业是一家领先的多特异性抗体和 ADC 发现与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拥有高效的药物发现平台、卓越的转化医学、CMC 以及早期临床开发能力。自 2021 年成立以来,橙帆医药已建立起涵盖十余个具有BIC和FIC潜力的多特异性抗体和 ADC 管线,主要聚焦于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

选择橙帆医药,符合上实资本对创新机制双抗与下一代 ADC 药物细分领域的持续关注。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李竞博士与张彤博士分别在药物开发和BD交易方面拥有深厚积累,公司于2024年完成了VB103的海外授权交易。

微知卓生物则体现了上实资本对原始创新转化的坚定支持,微知卓生物是一家专注于重症肝脏疾病及细胞治疗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所开发的肝样细胞体外转分化技术源于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全球首次实现人源化肝样细胞的体外制备及扩增。核心产品HepaCure生物人工肝为慢加急性肝衰领域的临床亟需,正在国内开展II期临床研究,开发进度全球最为领先;另一核心产品ProliHH肝细胞移植已经完成IIT研究,有望为肝硬化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累计已完成6.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均为国内一流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 

对赛德迪康的投资亦印证了上实资本聚焦临床需求以及全球商业化潜力的投资逻辑。赛德迪康是一家面向全球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PermeaDerm生物合成膜修复材料技术平台。公司产品成为我国在该领域唯一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急慢性创面修复产品,在美国已实现商业化并进入美国医保。强劲的研发实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临床试验由美国“现代烧伤治疗之父” David N. Herndon和中国烧伤学科夏照帆院士分别牵头完成,临床方案均采用头对头方式进行,临床获益优势明显,愈合速度快,可最大程度上避免疤痕生成,大幅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对于6家企业的投资,郭秋杉表示,“2024年我们重点聚焦IND-临床阶段的创新药资产,在评估公司成长性的同时也关注项目的退出多样性选择的潜力。这类项目通常在获得资金支持后能迅速产生初步概念验证(POC)数据,也更有机会通过NewCo或者Out-licensing的方式实现出海。”

郭秋杉进一步指出,“这个阶段”的资产出海热也是对中国从Me Too到BIC/FIC创新药迭代趋势的确认。当谈及如何应对退出压力时,郭秋杉表示,“我们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退出策略,既考虑通过海外授权以及设立New-Co的方式实现单独上市或并购,同时也不断探索新的退出路径,确保在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中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前景可期

在生物医药行业的波澜壮阔中,上实资本洞察到行业发展的积极趋势与无限潜力,他们坚信,生物医药行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展现出新的活力。尽管本土筹措资金总量有所下降,但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BD交易、并购以及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协同发力,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和灵活的资金筹措模式。

这种变化得益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目前,越来越多国内生物医药产品通过BD成功出海,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与青睐,这正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国际化的有力佐证。

其次,生物医药资本市场呈现出复苏的积极迹象。2024年,全球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同比增长40%,尽管国内资本市场仍处于低谷,但国际市场已显现出稳定甚至小幅上涨的趋势。这一变化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助力它们在海外市场持续扩展、实现商业成功。上实资本敏锐地捕捉并响应这些积极信号,坚信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截至目前,上实资本在管包括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I期/II期、香港生物科技基金在内的多支基金,同时也正积极筹备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及全球医疗基金等,初步形成覆盖生命科学及医疗健康垂直领域前中后期、境内外多币种的股权投资基金矩阵。已投资企业50余家,领投项目占比80%,撬动社会资本达220亿,充分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对于未来,上实资本会继续秉持长期主义原则,专注于挖掘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项目,也将一如既往的坚守临床需求,强化产业价值,通过精准投资和全方位赋能,助力被投企业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推动生命科学及医疗健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5479.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2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1月22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遍地共享按摩椅,到底谁在用?

    如果不是“9个月赚1亿”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恐怕不会有人意识到电影院、商场里的按摩椅竟然能够这么赚钱。而另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作为目前仍在运营的共享经济赛道之一,共享按摩椅仍然处于扩张阶段。 事实上,除了电影院和商场,近几年机场候机大厅、火车站的候车室,也开始被共享按摩椅占领。只是市场和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鲜少被报道,包括消费者对共享按摩椅的真实评价也不常见。…

    2025年2月12日
    7000
  • 最强春节档,输赢已定

    95.10亿元!今年春节档,再一次刷新了历史同期票房纪录。 不过,市场并未呈现出“群雄争霸”,而是《哪吒2》一枝独秀,断层式领先,七天时间,狂揽48.40亿元票房。该片,更是在昨日,刷新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春节档尘埃落定,但影片的票房数据仍在快速上升。这个牵动电影全链路的开局之战,胜负已分、输赢已定。 冰火两重天 六部头部IP扎堆,大年初一,春节档票房及观…

    2025年2月7日
    6600
  • 国家能源局: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 各地有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模式

    【国家能源局: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 各地有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模式】4月28日电,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会上介绍,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政策,积极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各地也有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22个省级行…

    2025年4月28日
    2600
  • 大厂年终奖折叠,差距在拉大

    B站2024年度弹幕为“接”。“接”,代表着年轻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渴望, 例如考试上岸、入职升职、表白成功、欧气爆棚时,用户便会发出“接”字弹幕,以示“沾沾好运”。 临近年终,互联网上网友们的普遍情绪是,“接”高额年终奖。 在“降本增效”口号大喊三年之后的今天,互联网公司年终奖备受关注。有无年终奖、年终奖多少、年终奖何时发放,这些对于自称“牛马”的打工人来…

    2025年1月23日
    7900
  • 在TikTok发现了中国工厂“秘密”?美国人疯狂下载这款中国电商App

    4月15日讯(编辑 潇湘)特朗普引发的贸易战,正令许多美国人焦虑于未来“T恤可能会像鸡蛋一样上涨”。 而随着大量中国厂商的宣传视频在TikTok上骤然爆火,一家原本在普通美国人那可能并算特别出名的中国跨境B2B电商平台DHgate(敦煌网),也在短短数天内悄然被推上了美区App商店最火热的位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周二上午,DHgate已一跃成为了…

    2025年4月15日
    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