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万亿之后

全国2024年GDP公布的当日下午,上海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全年数据:53926.71亿元,同比增长5.0%。

不仅成功晋升为全国第一个五万亿城市,上海还同时放出重磅信息。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51404.47亿元。

也就是说,在2023年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五万亿城市。

2017年,上海GDP突破3万亿元,2021年GDP突破4万亿元,2023年GDP突破5万亿元,迈上新台阶的速度越来越快。要知道,全国目前仅有26个万亿城市,相当于每两到四年增加1万亿元,对于上海来说也并不容易。

放眼全球,上海5万亿元的体量也已经稳居世界前五、亚洲第二。曾经的小渔村,靠什么撑起今日的繁华魔都?2025年,上海将增长目标定在了5%左右,这一次,它将如何撑起新的5%增长?

港口城市两大法宝:外贸+金融

去年此时,上海的排骨年糕同黄河路一起火了。

一部《繁花》热播,将商业初兴之时的上海腔调呈现在荧幕之上。剧里的宝总日日西装笔挺地搅动风云,观众沉醉在你侬我侬之间,很容易就忽略了主角的发家营生。

炒股票和做外贸,宝总靠这两样致富,上海也几乎一样。

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外商纷至沓来。自此,位于南北海岸线中端和长江出海口的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

在1894年至1933年之间,上海进岀口贸易总值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40%左右,战争期间一度占到50%以上。对外贸易兴盛同时带来了汇兑需求,上海外汇市场逐步形成,金融产业也日渐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4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650万亿元,口岸贸易总额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

在各类产业中,金融占比也遥遥领先。去年前三季度,上海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591.2亿元,占GDP比重接近20%。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金融业增加值增速1.7个百分点。1-10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4.7万亿元,占到全国结算量的47%。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功能,也使得上海的多元化产业发展领先全国。

2024年9月,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启动,采取“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方式,主要投资未来产业领域重大战略项目,对子基金设有回购让利机制。以百亿元耐心资本为抓手,在未来产业赛道上,上海也将尽占先机。

但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上海也在面临新的问题。

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而上海外贸进出口4.27万亿,仅增长1.3%。这也使得深圳超越上海,时隔9年后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数年狂飙之后,上海外贸为何显出疲态?

相比深圳,上海对于外资的依存度更高。7.5万多家外资企业,贡献了上海约1/4的GDP、约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而深圳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比为25.2%,民营企业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70.1%,

2024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上海在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175亿美元左右,占全国15%以上。但其在2023年实际使用外资额为240亿美元,同比降幅也近三成。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看来,上海要迈向下一个经济台阶,重点在于深度挖掘“五个中心”的核心功能潜力,以及大力发展“三大主导四个未来”新质生产力。

“例如在金融领域,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金融市场、产品、机构和基础设施四大体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工作,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邓智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东进”出第一强区,下一步是都市圈?

外贸和金融撑起五万亿的框架,而浦东新区无疑是这两个重磅产业发展的热土。

时间回到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各类人才汇聚浦东创业、工作,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创造出了发展奇迹。

以全市23%的常住人口,浦东新区创造了上海大约4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2024年,浦东新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3万亿元,在上海各区中遥遥领先,也稳居全国第一强区。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700亿元、4200亿元和1500亿元,分别增长8%、10%和4%。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4%左右。

第一强区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去年1月,两办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打造浦东引领区,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运服务、文化等领域形成更大突破。加快全球营运商、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全年新增各类总部机构100家。推动临时仲裁、生物技术领域开放等形成更多应用成果。

加速挖掘新质生产力,但支柱产业外贸同样面临增长放缓的问题。再“东进”即是海,浦东乃至上海要更进一步,上海大都市圈是被瞄准的下一个方向。

作为中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的具体规划还在逐渐扩容和清晰的过程中。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长三角13个城市,将同时承载全国7.7%的人口和14.5%的经济产出。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今年将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基础研究、市场一体化、区域物流、生态环保、政务服务等重点合作事项,实施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提升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平台能级,强化跨区域协同发展。

“上海承担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但上海建设‘五个中心’,不能仅靠上海完成。”

去年12月,第七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议在上海召开。同济规划院院长、规划编制团队牵头人张尚武在会议上谈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上海处于龙头地位,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与此同时,上海的发展也需要更广阔的腹地支撑。

如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港口设施和航运能力,还在于货物来源和去向。而上海港的大量出口货物正是来源于长三角地区。另一方面,上海不仅要是货物的进出通道,更要成为集成物流、贸易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的中心。例如,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协同发展,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航运网络,同时扩大上海港的覆盖范围。

海铁联运也是提升效率的主要方式,通过安徽进一步联通中西部,将能把中西部地区的货物更高效地输送至上海港。

“上海大都市圈对上海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它促进资源的协同与优化配置,为上海提供广阔的资源腹地与市场空间,实现要素高效流动。另一方面,在产业协同升级上作用显著,上海能借此将部分产业环节转移,专注核心产业,通过与周边城市紧密的产业链联系,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邓智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外,交通与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加强了区域互联互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助力上海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567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2日 下午6:45
下一篇 2025年1月22日 下午6:45

相关推荐

  • 谁在为机器人半马冠军“输血造骨”?|聚焦

    4月22日讯(记者 吴旭光 余佳欣 黄修眉)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使得市场对于相关产业链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4月21日收盘,福莱新材、京城股份涨停,震裕科技涨超10%;奥比中光、鸣志电器等涨幅靠前。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上,天工队的“天工Ultra”最终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

    2025年4月22日
    7700
  • 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陆续启动 共设立13个改革试点项目

    【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陆续启动 共设立13个改革试点项目】4月27日电,教育部今天(27日)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暨优化资源配置现场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陆续启动,共设立13个改革试点项目,涵盖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中考改革、县中发展振兴、综合高中建设、科学教育特色高中建…

    2025年4月27日
    6800
  • 慕思加入鸿蒙智选 共建智慧睡眠新生态

    在全球科技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2025年6月20日,全球健康睡眠领军者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思”) 受邀出席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双方签署鸿蒙智选合作备忘录,以“智慧的空间 + 聪明的床”为主题,携手绘制了全场景智慧睡眠生态蓝图。这不仅是一次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更是中国科技领域在全球睡眠产业标准制定中赢得话语权的重要里程碑。 慕思…

    2025年6月24日
    4000
  • 接住哪吒“泼天富贵”,影院“过了个好年”

    开年一股三昧真火,烧出了直冲百亿票房的哪吒。 手戴乾坤圈、脚踩风火轮,横冲直撞的“三岁小儿”,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泼天富贵”,不仅突破了国际上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垄断,也让一些处境艰难、甚至濒临倒闭的影院看到了新的希望。 2021年逐渐回暖,2024年又降至冰点,中国电影市场近些年来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影院生意难做几乎成为了行业共识,2025年开年,投资影院的老板…

    2025年2月17日
    9000
  • 柯君医药完成B+轮融资,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进程

    近日,抗病毒药物研发商柯君医药成功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粤科母基金。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资本对柯君医药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的认可,也反映了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抗病毒药物赛道的持续热度。 柯君医药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其核心业务覆盖抗流感病毒、抗乙肝病毒以及抗艾滋病毒等多个重要领域。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例如,根据世界…

    2025年5月20日
    8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