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原标题: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女会计汤某将自己9岁儿子的名字,添加进待支付的工人名单,以“施工队长”的名义冒领工资,先后共领取2200余万元。

1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闵行区检察院”)获悉,1月17日,该院对汤某职务侵占一案提起公诉。

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图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资料图)

闵行区检察院介绍,2013年3月,汤某大学毕业后,进入某知名公司担任会计一职。2017年,她所在公司引入第三方劳务公司,作为支付家装工人工资的公司。每个月进行支付时,公司会先将工人名单发给汤某,待其核对完毕后,便将该名单发给第三方公司进行汇款支付。汤某逐渐发现了其中存在管理漏洞:“两边公司互不知情,只有我在其中核对。”

汤某试着将自己9岁儿子小甲的名字,添加进待支付的工人名单,并以“施工队长”的名义冒领了一笔工资,无人察觉。一边冒领工资,一边把账做平,这样的行为一直持续到2019年6月,汤某借着儿子的名字,每次领取40万元,先后领取到2200万元。“每次都是由我儿子名下的银行卡收款。因为他当时才9岁,银行卡不能在手机上操作,所以我都是到ATM机上把钱转到我的银行卡。”汤某拿到钱后,大部分用于购买银行的基金产品和保险,其余则用于出国旅游及日常开销。

2024年8月,涉案公司在内部对账时,发现有一笔约50万元的出账不清。正在仔细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公司发现汤某直接通过本人银行卡将疑问资金退回公司,便立刻对其接受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彻查,汤某在公司监察部长的陪同下前往公安机关自首。

在办案过程中,为准确认定犯罪事实、适用法律,承办检察官拿到案件材料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详细了解案件侦办情况。经过检察官的释法说理,汤某在证据面前对其职务侵占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汤某称:“当时脑子不清楚就这样干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我愿意退钱,现在我把理财都赎回了,(钱)还没到账。我已经先还给公司47万元,其他的保险能赎回就赎回,不行就再去借点。”

检察官认为,汤某将其儿子小甲虚设为施工队长,加入公司付款名单,公司根据该名单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然后由第三方公司转付给小甲。尽管费用直接支付人是第三方公司,但实际上,该笔款项由汤某所在公司决定支出并实际承担,第三方公司仅是负责“转手”的中间人,因此可以认定汤某侵占的系公司财物。此外,汤某明显是利用了自身作为公司会计、编制应付款账目的职务便利,通过虚设名单做假账等方式侵占公司财物,具有高度隐蔽性,符合职务侵占犯罪的特征。

1月17日,闵行区检察院对汤某以涉嫌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延伸阅读

人事总监安排父母吃8年空饷,“月薪”从1000元升至9000元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她是严谨细致、追求上进的人事总监,而实际上她却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供自己挥霍消费的国有公司“蛀虫”。2024年11月5日,经江苏省宝应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吕某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2024年12月30日,宝应县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涉案企业人员工资管理情况

年逾六旬的老人竟领高工资

2024年6月的一天,扬州市某国有餐饮公司会计余某在整理公司财务凭证时发现,一个下属门店的两名员工工资很高,同一门店其他同类岗位的员工工资普遍都在4000元左右,而这两人的工资却高达9000元,更令人奇怪的是两人均已65岁。按照正常情况,如果是退休返聘人员,发放的工资额度每人每月不会超过3500元。

余某觉得其中一个叫孙某的名字有些眼熟。经回忆,她想起2022年时,有一次人事部门因填错了工资表,导致将应该发放给公司员工孙某的工资发放给了下属门店同名同姓的员工孙某,当时公司人事总监吕某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她,提议由其负责处理此事,没过几天,吕某表示,钱已经追回并已返还给公司员工孙某。当时余某虽然觉得吕某在处理此事上如此积极主动有些奇怪,但也没太在意。

结合此次发现的工资薪金异常情况,余某怀疑其中可能有问题,于是通过税务系统查阅了吕某申报的个税扣除项目中赡养老人的信息,发现吕某父母的姓名竟与工资表上两位员工的姓名完全一致。经过梳理发现,两人自从2015年12月开始,就已经先后在公司领取工资。

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吕某安排父母吃了8年空饷,图为发工资(资料图/图文无关)

余某感到事情可能不简单,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公司领导。2024年6月21日,吕某在公司领导找其谈话核实时,当场承认了其在工资表中虚列员工冒领工资的事实。由此,其长达8年的贪污事实浮出水面。

把父母名字加到工资表中

据了解,该餐饮公司在每月计发员工工资方面,有着一套看上去颇为严格的审核流程,首先由公司下属各门店店长上报每个月的员工考勤表,再由公司办公室汇总后制作人员工资明细表,由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再反馈给各门店店长确认,最后由公司副总经理和财务部审核发放。

2014年年底,吕某通过招聘进入该公司担任办公室领班,负责人事专员的工作。在工作中,吕某发现,负责工资审核的各级负责人一般都不会认真审查工资表中的人员名字和薪资明细,各个门店在上报员工考勤表时,既不提供打卡记录以及其他在岗材料,也不提供大部分计时工身份和工资卡卡号,而且门店员工流动频繁,每月工资表上少发或多发一个人的工资很难被发现。

于是,吕某带着父亲办理了一张接收工资的银行卡,随后选取公司员工最多的一家门店,将父亲的名字和银行卡卡号编入该门店工资表中。为了能通过上级审核,吕某先将工资明细的电子表格中有其父亲姓名的一栏隐藏起来,发给办公室主任进行初审,等初审通过后,吕某再将显示了其父亲姓名的纸质工资表交给办公室主任签字。看到办公室主任已经签了字,门店店主和其他负责审核的领导一般也就直接签字通过审核。就这样,在吕某瞒天过海的一番操作之下,2015年12月,吕某顺利以父亲的名义“领取”了第一个月的工资1000元。

为了从公司套取更多工资,2016年4月,吕某又将母亲孙某的名字加到工资表中,还将“月薪”调整到3000元。为了防止被发现,吕某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每隔几个月,就在公司下属的另一家门店的工资表中虚增自己父母的姓名,到2019年,吕某每月套取的工资已经达到每人每月5000元。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公司效益下滑,吕某有所收敛,降低了父母的“工资”。2021年3月,因为直属领导相继离职,吕某成为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这更加为其套取工资提供了便利,其父母“月薪”也攀升至9000元。截至案发,吕某共套取公款125万余元。

心态失衡让她走入歧途

2014年初入职场的吕某也曾认真学习公司业务知识,从整理员工档案建立花名册、编写员工手册及人事工作流程手册,到完成多个店面的人事档案搭建,为公司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可每当拿到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时,吕某觉得其他很多人并没有自己努力,工资却比自己高很多,便产生了心理落差。

“我总觉得自己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不能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有所帮助,常常为此伤心难过。”因此,吕某对外谎称自己是大学教授的女儿,为了维持这一人设,她通过信用卡、花呗等方式超前消费,购买奢侈品和电子产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凭借自己的努力,吕某的工资这些年稳步上涨。可是贪欲之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2024年7月22日,监察机关以吕某涉嫌贪污罪移送至宝应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这几年,我经常被噩梦惊醒,不是梦到公司查账,就是外人追债。我好像一直希望有人能发现我做的事情,阻止我继续错下去。现在我能做的只有端正态度、直面错误,希望得到公司和组织的原谅。”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吕某悔不当初。

结合全案证据,检察机关认为,吕某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通过虚增他人工资的方式套取公款并据为己有,其行为已经构成了贪污罪。吕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贪污的犯罪事实,且已退出全部违法所得,可以依法减轻处罚。2024年8月9日,宝应县检察院以吕某涉嫌贪污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吕某全程认罪认罚。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

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吕某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图为法槌(资料图)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该院于2024年10月向该国有公司发出检察建议。按照检察建议,该公司对全体领导和中层干部进行了警示教育,并全面梳理近年来企业人员进出以及工资发放情况,对工资编制、发放工资人员进行职务分离,并加强对工资发放的事后信息核对,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案鉴

虚设9岁儿子为包工头,女会计侵占2200余万元被公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620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上午10:30
下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上午10:44

相关推荐

  • 红星寻人丨河南13岁女孩上学路上失踪,父亲寻女29年:曾收到求救信称被带到山上

    眼看又一年春节来临,家住河南洛阳的七旬老人袁宪安心中充满了期盼,他热切地渴望着女儿袁丽苹能够回家团圆,一起共度佳节。 29年前,时年13岁的袁丽苹在上学路上失踪,从此杳无音讯。1月19日,袁宪安及其外甥女袁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袁丽苹失踪后,家人四处寻找她的下落,去过上海、江苏、四川等多地寻找,但都没找到有效线索。 当年,在袁丽苹失踪一个月后,袁宪安曾收…

    2025年1月20日
    5400
  • 广州男子自称去年成功举报1945起交通违章:没奖励,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加塞、随意变道、占用应急车道……每逢出行高峰期间,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上就会出现多种违法驾驶情形。 近日,广州市民王健(化名)发帖称:“人在广州,刚统计了2024年的违章举报数据,一年里举报2277起违章,其中共通过了1945起。”相关网帖引发网友热议。1月17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上发帖人王健,他告诉记者:“举…

    2025年1月19日
    20500
  • 60多名学生接连被骗!内地生入读香港大学,先填防骗问卷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针对不少在香港学习的内地学生被诈骗,香港一些高校推出了防诈骗问卷,要求学生填写。港警也计划与内地有关部门合作,或要求赴香港求学的内地学生完成防诈骗问卷后才能获得签注,以提高学生们的警惕性。 防骗问卷共31道选择题 据香港“01”网1月20日报道,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日前以“联合打击现金诈骗行动:保护香港大…

    2025年1月21日
    6800
  • 美媒:美国关税竟助力中国加强在东南亚的地位

    近日,《华尔街日报》发文称,美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这一举措,会让中国得以强化在东南亚的地位,甚至成为美国的替代。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挥舞“对等关税”大棒时,一场地缘经济博弈的戏剧性反转正在上演——曾被美国视为“替代中国”的东南亚制造业基地,如今却因高关税陷入困境,而中国正以“救场者”姿态加速整合区域经济网络。这场由美国单边主义引…

    2025年4月15日
    3900
  • “76万买260㎡复式房”引关注,房主:原本130多㎡,自行浇楼板一层变两层

    ▲“95”后夫妻装修的房子走红网络 近日,湖南湘西吉首市“95后”夫妻花76万元买260平顶楼复式房子一事受到关注。很多网友都夸奖房屋格局和装修风格让人喜欢。 1月23日,房主唐先生告诉红星新闻,2023年他在吉首市某一梯一户电梯商品房小区,以每平方米5000元的单价,购置了这套7楼顶楼的房子。房子本身面积130多平方米,但层高达5.5米。唐先生便自行浇筑了…

    2025年1月23日
    6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