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认知里,“癌症”这个词往往意味着生命进入倒计时,带来无尽的痛苦、高额的治疗费用和家人的担忧。很多人一听到“癌”字,就会感到恐慌。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癌症都如此可怕。有些癌症生存率接近100%,几乎不致命。
在医学领域,有些疾病被命名为“癌”,但实际情况与大家印象中的癌症大相径庭。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部分类型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就是典型代表。
甲状腺是人体脖子前部一个形似蝴蝶的小腺体,虽然体积小,却在身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死亡率并没有大幅上升。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8%,其中大部分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这意味着,如果确诊了甲状腺癌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生命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甚至可能不会感觉到明显不适。
比如张阿姨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刚开始她和家人都非常害怕。但在医生详细解释后,他们了解到张阿姨患的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情况并不糟糕。张阿姨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恢复得很好,不需要化疗或放疗,只需定期复查。现在的张阿姨生活如常,每天买菜、做饭、跳广场舞,完全看不出曾患过癌症。
前列腺癌也是如此,尤其是老年男性中常见的低风险前列腺癌。这种癌症进展极其缓慢,甚至在一些患者的一生中都不会引发任何症状或并发症。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在体检时查出低风险前列腺癌,医生建议他采取主动监测的方式,定期检查即可。一开始,老大爷和家人不太理解,觉得得了癌症怎么能不治疗呢?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他们了解到这种癌症发展缓慢,过度治疗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于是,老大爷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医院检查。几年过去了,他的身体一直很硬朗,癌症也没有进一步发展。
皮肤基底细胞癌也属于这类“不致命”的癌症。多数情况下,它只局限于皮肤表层,进展缓慢,极少转移。只要及时发现,通过手术切除后几乎不会复发,预后效果非常好。有位朋友的父亲脸上长了个小疙瘩,后来诊断为皮肤基底细胞癌。医生为他做了手术切除,术后恢复得很快,脸上除了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几乎没有其他影响。从那以后,他也更加注意皮肤的保养和检查。
虽说生病了就得治疗,但对于这几种“不致命”的癌症来说,过度治疗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甲状腺癌患者可能会选择全甲状腺切除术,但这种手术后需要终身依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给患者带来不便。有些患者还会选择不必要的放疗,但这可能会带来乏力、代谢紊乱等问题。前列腺癌患者也存在类似情况,对于低风险的老年患者,许多医学指南建议主动监测,但有些患者和家属因恐惧而强烈要求进行治疗,结果可能导致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合理的监测和管理是与这些“纸老虎”共处的关键。甲状腺癌患者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监测,如果肿瘤稳定且没有扩散迹象,通常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要遵循医生的主动监测方案,定期进行PSA检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则要注意防晒和皮肤保护,观察皮肤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健康管理的核心不仅是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一旦明确了这些癌症的良性特点,就要学会放下内心的恐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癌症并不都是死神的召唤,像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部分类型的皮肤基底细胞癌这些生存率高的癌症,其实没那么可怕。用科学的态度去了解它们,理性地进行管理,我们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