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带飞”光线传媒

哪吒登顶!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13时25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票房(不含预售)达57.754亿,超《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

达成这个载入史册的成就,哪吒仅仅用了8天时间。

纪录还在不断刷新,据灯塔专业版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7日18时8分,《哪吒2》票房突破65亿;猫眼专业版给出的《哪吒2》最新票房预测,已经上调至108.53亿。

除此之外,《哪吒2》还拿下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动画片票房冠军、动画片单日票房冠军以及动画片首日票房冠军等多项荣誉。‌

伴随着《哪吒2》票房大捷,作为背后唯一直接参与的A股上市公司光线传媒,赚得盆满钵满。

光线传媒于2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哪吒》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可为光线传媒带来约9.5亿元至10.1亿元的营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后续观影人次的持续增长,光线传媒最终从这部电影中获得的收入,无疑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级市场上,2月5日-7日三个交易日,光线传媒累计涨幅超40%,领先于一众传媒影视公司,最新市值为409.53亿,相比于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79.57亿元的市值,总市值在不到两周内飙升了130亿元。

初识:一拍即合

在《哪吒》系列电影的辉煌背后,光线传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伯乐”角色。

《哪吒》系列电影的导演饺子(本名杨宇)并非科班出身,他曾考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大三时开始自学动画,并于后来耗费三年打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拿下多个奖项。至此,饺子也开始在动画行业初露锋芒。

2015年,光线传媒旗下的彩条屋影业的总裁易巧在看过饺子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后深受震撼,亲自前往成都找到饺子。

据饺子透露,“当时易巧专门飞到成都找到我,问我是否能沉淀3到5年的时间,去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作品。还提出在这期间,彩条屋可以保证工作室不出运营问题,让我放下外包项目,专心做长篇。”

彼时,我国动画电影市场正处于探索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市场规模稳步上扬,当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以9.56亿的票房一度成为现象级作品,观众对动画题材的热情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优质内容的稀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接到光线传媒递过来的橄榄枝后,饺子团队开启了《哪吒》系列的创作大门,从故事构思到具体情节设计,饺子和编剧团队反复打磨,他将传统神话进行大胆创新改编,塑造出一个叛逆又充满人性挣扎的“魔童”哪吒。

4年后的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燃爆了暑期档,上映首日票房高达1.38亿,打破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光线传媒作为第一出品方,发挥资金和发行优势,最终助力影片取得50.35亿元票房佳绩。

要知道,《哪吒1》的制作周期长达5年,期间在技术研发、特效制作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正是光线传媒的“知遇之恩”,从给予创作机会,到资金支持、资源整合,为《哪吒》的爆火奠定了基石。《哪吒1》爆火后,光线传媒借此在动画电影市场站稳脚跟,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光线传媒作为行业巨头,在《哪吒1》的出品中占据了较大份额。虽然确切的股权占比未完全公开披露,但从行业内的普遍情况以及光线传媒在影片制作、宣发等环节所承担的关键角色和投入的资源来看,光线传媒在《哪吒1》的投资与出品占比中处于主导地位。

再见:深度绑定

到了《哪吒2》,从出品方的构成来看,饺子和光线传媒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排名第一的出品方变为了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饺子在其中持股占比56%;此外,光线传媒及其关联公司,包括光线传媒、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出品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种股权结构的变化,体现出饺子团队在《哪吒》系列创作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双方合作更加紧密且深入。

从市场反馈来看,《哪吒 2》的成功也让光线传媒与饺子团队“母凭子贵”。

据悉,《哪吒2》片方的收益主要由光线系和饺子持股的两家公司分配。根据票务平台的数据,截至发稿,《哪吒2》电影累计票房65.78亿元,分账票房为59.22亿元,去掉52.27%的影院分账后,片方分账比例为39.27%,可分得约23.25亿元。

图片

二级市场上,光线传媒的股价在影片上映后迅速上涨,2月5日,光线传媒20cm涨停;2月6日,光线传媒盘中触及涨停,股价一度达13.73元,创近4年新高,2天累计涨幅超40%。

东吴证券预计,《哪吒2》有望给光线传媒贡献11亿—12亿元收入和8亿—10亿元利润,并主要在2025年一季度业绩体现,相关衍生品亦将贡献增量业绩。

饺子则凭借《哪吒2》成为中国动画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 ,其个人收益也相当可观。

导演饺子作为主要出品方之一,通常能从片方的净利润中获得5%至10%的分成‌。除此之外,饺子的收益还可能包括公司股权分红、衍生品销售、网络版权等收入。

据饺子透露,《哪吒2》团队死磕了5年,“作品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永远都要倾其所有去付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定要非常认真对待。”

光线传媒的“中国迪士尼”梦

“2024年,希望《哪吒2》能够带动中国电影票房进入70亿时代。”2023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次采访中放出豪言。

如今看来,这一目标近在咫尺——截至2月7日16时40分,《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4.52亿元。

在国内影视娱乐行业,光线传媒一直怀揣着打造一个类似于迪士尼的“中国神话宇宙”梦想。王长田曾表示,光线传媒的发展模板是美国的迪士尼公司,将要完成的也是一个全产业链式的布局。

2014年,光线传媒拿出2.08亿收购蓝弧文化,宣称要打造“中国迪士尼”,然而,同年推出的《赛尔号大电影 4:圣魔之战》和《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票房均未达预期。

2015年,光线传媒与田晓鹏等共同成立十月文化,旗下彩条屋影业也正式成立,彩条屋成立第二年推出的《大鱼海棠》拿下5.75亿票房,让光线传媒看到了动画业务的潜力。然而到了2017年前后,彩条屋的《大护法》《昨日青空》《大世界》等作品票房表现不佳,光线传媒的“迪士尼梦”陷入低谷。

转折发生在2019年,《哪吒1》以超50亿票房刷新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光线传媒等来了收获的季节;随着《哪吒 2》的成功,光线传媒在追逐“迪士尼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然,打造“中国迪士尼”并非一日之功,光线传媒同样面临不小的困难。首先,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制作上,作品输出不够稳定。公司过于依赖如饺子、田晓鹏等知名导演的个人创意与执导能力,尚未构建起一套像迪士尼那般成熟、稳定且标准化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在产出优质动画电影时,容易受到导演状态、创作周期等因素的制约。

其次,在盈利模式和产业布局方面,光线传媒与迪士尼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迪士尼凭借丰富多元的IP资源,在衍生品开发与主题乐园运营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两大板块已成为迪士尼重要的收入支柱。反观光线传媒,在IP衍生品开发上才刚刚起步。

如今,《哪吒》系列的成功,让光线传媒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未来,光线传媒有望继续围绕《哪吒》IP,开发更多的衍生作品,进一步拓展《哪吒》IP 的影响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8926.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美国商务部长:特朗普关税10%基础税率将长期存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表示,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10%基础关税税率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存在。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立场,也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关税成本由谁承担的争议。卢特尼克坚称,美国消费者不会因关税增加而买单,而是外国企业和相关国家将为此付出代价。然而,这种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场景化…

    2025年5月12日
    6300
  • 北京人工智能基金出手,清华系AI创企再获融资

    新年伊始,AI赛道持续火热。  近日,国内AI Infra创业企业北京清程极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清程极智”)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中科创星硬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考拉鲲鹏科技成长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注册资本由约115.4万元增至约138.4万元。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天使轮投资方…

    2025年1月24日
    10500
  • 福建:打造超1300亿政府引导基金矩阵 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通过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推广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试点等具体举措,福建计划打造总规模超过13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矩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科技型…

    2025年5月12日
    9400
  • 微信送礼体验挺简洁,但是还缺点东西

    春节到来之前,微信电商团队回应了商家的焦急期待,给“送礼物”功能安排了绝不会让人忽视的入口,那就是微信对话框正下方——就安插在“红包”和“转账”中间。 上个月,“送礼物”功能开启灰度测试时,36氪就曾撰文称,它也许是能媲美“微信红包”的天才发明——同样是在年关将近时出现,同样是满足用户维系人情的需求,同样是只降低行动门槛,而不创造新的需求——虽然银行转账也能…

    2025年1月23日
    8200
  • 财联社汽车早报【5月10日】

    中汽协:3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7.9% 5月9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3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达17.1亿美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7.9%。2025年1-3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51.3亿美元,同比下降23.8%。 汽车:本土供应链自主化进程加速,汽车产业进口依赖度持续降低。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

    2025年5月10日
    8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