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资金、人才、用户 AI“六小虎”进入“破局时刻”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DeepSeek 以迅猛之势搅乱 AI 江湖的原有格局之后,之前独领风骚的AI “六小虎” 正面临“破局”的关键时刻。

某央企技术负责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DeepSeek给业界指了“一条明路”:使用以GRPO为代表的强化学习,加上高质量Long CoT数据,理论上可令任意通用大模型显著提升其推理能力;在部分细分领域,哪怕1.5参数量的模型,经训练后也可打到媲美o1的效果,这使得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算力资源成本大大降低。”

最新消息显示,字节CEO梁汝波已反思Deepseek,称跟进速度不够,今年要追求智能上限。OpenAl首席执行官SamAltman也宣布GPT 4o升智,智力要达到o3 pro水平,并表示更新后的GPT 4o还是最好的AI搜索产品。

这意味着2025年大模型领域,将迎来一场全方位的竞争。然而,面对单次预训练300万美元的烧钱门槛、8位数年薪的人才争夺战、以及用户留存与投流成本的剪刀差,以及DeepSeek的搅局、大厂的追击,在资金储备、人才密度与用户增速的路上,AI“六小虎”亟需自行探明。

DeepSeek来了,Kimi首当其冲?

在DeepSeek崛起之前,AI“六小虎”在大模型领域崭露头角,吸引了大量资本注入。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4年AI“六小虎”融资火爆。其中,月之暗面先后完成超13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高达33亿美元,约220亿元;智谱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保守估计超40亿元,估值水平也跻身200亿元水平。

但高昂的训练成本,对于资金相对薄弱的AI “六小虎”而言,仍是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为抢占用户心智的巨额投流,也让C端营销成本不断攀升。

一位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由于月之暗面的Kimi与DeepSeek均涉及国内to C领域大语言模型,且在技术路径上,Kimi与DeepSeek完全不同。因此,在这波冲击中,Kimi尤为受到关注。

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技术路线上,智谱、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iniMax、阶跃星辰,与DeepSeek一样,都采用了MoE(混合专家)模型,进行训练。

在C端产品对垒中,DeepSeek-R1模型发布的同一天,1月20日Kimi也发布了Kimi k1.5,并强调超长逻辑链能力,将强化学习的上下文窗口扩展到128k。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向创投日报记者分析,“128k是指模型‘窗口’的大小,虽然含义是12.8万个token,但考虑到输出性能,比如背后调用多少算力,且每家模型的token计费逻辑不同。在DeepSeek开源情况下,对应Kimi的投流,Kimi k1.5的总体成本应该高于DeepSeek。”

“此外,DeepSeek的‘思考’部分很长,在用户提出同样问题时,DeepSeek的输出长度可能是别人的好几倍。这也可能使得Kimi即便投流,依然陷入获客成本很高的境地。”

用户活跃度上,Kimi的C端领域标杆产品,月活已受到冲击。第三方榜单显示,1月份,豆包以7861万MAU位列大模型C端产品榜首;第二名则是DeepSeek,为3370万MAU;Kimi则位列第三,MAU为1943万。

或许正因如此,在原金沙江投资人、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张予彤也做出发声。

近日,她在朋友中圈称,很高兴Kimi新版本上线后用户量又创新高:一是长文本+推理,让搜索问答更全面,及时、准确;二是多模态能力,文字+图像输入,让Kimi能看懂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

“创新基础模型架构”打响人才、资金之争

在各公司纷纷接入DeepSeek之时,对于大模型创业公司来说,逼迫“基础模型架构创新”的时刻已到来。

多位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大模型的核心依然是技术创新。“这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多模态融合、强化学习等新技术路径,以提升模型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人才”的竞争。

某产业机构投资人士表示,人才的价值,一是在于能及时调整和优化模型,寻找新的架构方向。此次字节这么快推出全新模型架构,依赖的也是人才的壁垒,让企业“跑得更快”;二是,面向应用端的有效落地,比如AI for Science、AI陪伴,AI视频等,顶尖人才的汇聚,能够在高价值领域快速构建价值产品,实现商业模式快速验证与直接创收。

字节得以迅速推出的稀疏架构,很大程度上也得以于它在AI人才上的积累。2024年,张一鸣已亲自下场挖人,包括原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负责人周畅加入字节,年薪高达8位数。此外,零一万物原联合创始人和预训练负责人黄文灏也选择加入;智谱AI等公司中多名顶尖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也被传已跳槽至字节。

引领当前行业风潮的DeepSeek,更是以擅于挖掘人才著称,并且仍在以百万年薪“招兵买马”。而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本身也是浙大“学霸”,为“极致技术理想主义者”。

此外,传统大厂庞大的研发团队、海量数据资源,也让“六小虎”感到压力。“尤其是,大厂们不断推出AI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优势明显,让行业竞争加剧。”上述产业机构投资人士认为。

与此同时,资金实力也是不下“牌桌”的关键一环。

李开复曾公开透露,一次预训练成本约三四百万美元,即便是成本更低的Yi-Lightning,在训练时也用了2000张GPU,耗时一个半月,花费三百多万美元。这意味着在大模型预训练上,烧钱是公认的事实。

在这方面,相较于“六小虎”而言,大厂、DeepSeek均实力雄厚。多位投资人表示,“由于有了成本比较,大模型创业公司的后续融资,或许与预期算力消耗有关”。

双重夹击下的“破局”时刻

DeepSeek、大厂的双重夹击,让AI “六小虎”不得不寻找“破局”之法。

零一万物已做出选择。在年初回应部分团队并入阿里的消息的采访中,李开复表示,去年5月发布Yi-Large模型时,团队已经意识到,模型在速度和性价比上存在不足,并在当时就决定放弃了原计划开发的超大杯模型Yi-X-Large。

随着进入B端市场,李开复认为,零一万物2025年的机会是挖掘 To B 大模型的PMF。

智谱CEO张鹏在回复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将All in AGI,其他的都是路径。而在路径上,智谱AI每天都在优化。”

MiniMax方面,1月15日,其已发布并开源新一代01系列模型,相比Kimi k1.5的12.8万个token,01系列模型支持最多400万个token的上下文输入;百川智能则专注于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近期其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推出“一大四小”共5款AI医疗产品。

某央企技术负责人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DeepSeek的模型架构和训练模式,证明了大模型在推理过程中,可生成大量高质量训练数据,这再次印证了行业对‘合成数据’的价值共识,即构建的模型越被使用,高质量数据越多。”

“因此,谁拥有更多用户,谁就将拥有更多高质量的数据,实现‘左脚踩右脚’式的模型迭代。”该央企技术负责人称,也正是这种“自我强化”飞轮效应,使得DeepSeek实现了“正循环”,并以相对优势持续突破技术天花板。

在融资上,另有投资机构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面对DeepSeek技术、开源的优势,AI“六小虎”亟需证明自己的产品,特别是“用户数”和“留存用户数”两个关键指标。如果没有规模增长用户留存数,其产品、技术、模型能力可能受到质疑,为后续融资埋下隐患。

另一产业机构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大模型的“特色价值”是关键:“估值的下限是企业实力与影响力。对大模型企业而言,一定要从最基础、最本质的模型下手,提升模型效果,使得其在高价值场景的具有突出能力、牢固占据板块,拥有稳定的市场基本盘(即用户数),而这通常要求企业有强大的资金储备或融资能力,且与成本优化、人才队伍及企业愿景息息相关。”

“大模型公司估值的上限,则是企业服务的应用领域。大模型本身不是创收与壁垒的高地,只有聚焦高价值应用场景,比如医药领域AI For Science等,并在市场形成稳固的产品与业务壁垒,才是获取资本信任与长期价值的关键。”

在这方面,智谱、百川智能已在采取进一步行动,除了在自身业务上聚焦外,这两家公司还纷纷成立投资基金,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推进应用场景的落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10205.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上周并购信息10条 呈和科技收购映日科技51%股权 | 科创板周报

    4月14日讯 上周(2025年4月7-13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呈现普跌,科创50跌0.6%、科创100跌2.4%、科创200跌5.1%。内部板块呈现巨大分化,芯片板块居前,新能源居末。公司层面,呈和科技涨31%领跑科创板。 一、科创板一周大事: 1、上周科创板并购最新进展10条,其中4条属于上周首次披露:纬德信息增资双洲科技获其50.10%股权、呈和科技收购…

    2025年4月14日
    4300
  • 景业智能2024年营收净利微增 大成基金-社保基金组合等退出前十流动股东

    4月18日讯 景业智能披露的2024年财报显示,实现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7.94%;归母净利润为3760万元,同比增长8.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718万元,同比增长5.67%。公司在核工业智能装备、非核专用智能装备系统及特种机器人领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景业智能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

    2025年4月18日
    4600
  • 腾讯IDG加持,她要IPO敲钟了

    农历新年伊始,又一家企业开始加速冲刺港交所。  近日,轻松健康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轻松健康集团背后,是女掌门杨胤多年的奋斗史。2014年,轻松健康集团的前身轻松筹成立,杨胤成为其天使投资人。不久后,杨胤放弃了投资机构IDG中国区副总裁的职位,正式加入轻松筹,从天使投资人转身变成了创业者。  成立十余…

    2025年2月6日
    6700
  • Perplexity要买TikTok?

    如何处理TikTok,成了美国政府手里的一块“烫手山药”。 司法机构与两届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摇摆不定,各有考量。 就在TikTok命运悬而未决之时,又有人横插一脚,一个意想不到的AI科技新贵却突然登场。 外媒CNBC爆料称,当地时间周六,Perplexity AI正式对TikTok发起收购,并向字节跳动提交了一份合并提案: 计划将Perplexity、Ti…

    2025年1月20日
    7400
  • 六大场景、五大赛道,5亿资金扶持!上海徐汇加码AI城市治理

    4月16日讯(记者 黄心怡)今日,上海市徐汇区发布了六大人工智能治理场景,并启动五大赛道揭榜挂帅计划。 近年来,通过构建“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底座”“三体城市系统”“政务服务大模型”等创新平台,徐汇已形成“数据驱动、AI赋能、场景落地”的完整治理生态,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生成式AI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全区60万个分层分户…

    2025年4月16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