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融资”告一段落?人形机器人“卷交付”白热化

人形机器人“卷”交付持续白热化。

创投日报记者从乐聚机器人处获悉,公司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交付北汽越野车,主要运用在空箱搬运及物流分拣两个场景。据公司方面介绍,乐聚机器人与北汽的合作通过公开竞标敲定,同时竞标的还有其他五家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性能和成本是竞标过程中客户看重的两个关键点。”乐聚机器人CEO常琳对记者表示。

“卷交付”的还有近期宣布完成 8 亿元融资的傅利叶。其创始人顾捷在2024年三季度末曾对外表示,公司交付已超过100台。“100台的数字,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这意味着我们不单单只是把机器人停留在实验室,有胆量放到真实场景中,接受用户和场景的锤炼。”顾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推动和热钱催熟之后,风口之上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推进方面都正逐渐走出分化。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政策和资本双重催熟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在爆火后的第二年就快进到了产业化落地阶段,量产和交付成为行业焦点。除了上述两家国内厂商外,业内标杆特斯拉Optimus也更新了量产计划:预期在2025年量产超千台,并进入特斯拉工厂。

对此,常琳告诉创投日报记者,这事实上是行业向商业本质的回归,“强调交付数量,意味着客户的选择和认可,这其实是更重要的指标,人形机器人机器人终于从过去的纯概念以及炫酷的视频,到现在终于真正开始走入生产生活场景。”

有关注具身智能领域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从投融资的角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钱涌入后,相当一部分企业估值已经被抬得较高,“此时企业需要在业务上有里程碑式的进展,公布量产或交付计划,这一方面是给过去的资方交出成绩,另一方面也是给接下来的继续融资铺路。”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积累数据,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卷交付”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名投资人在采访中表示,数据不足是当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制约因素之一。“机器人的实际数据较难进行大规模采集,涉及的成本也比较高。通过部分场景的率先落地,有希望实现数据的低成本采集,从而打造出一个数据飞轮,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具体场景中的智能提升。”

常琳亦对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最终实现广泛落地,本体、场景数据和模型三者缺一不可,尽早大量地触达场景,以此尽可能多地获取场景数据,有助于机器人模型的训练。在具身智能模型方面,乐聚目前已与华为云、火山引擎、腾讯等达成合作。

其中,最受市场瞩目的无疑是与华为的合作。对此,乐聚方面称,12 月华为云(深圳)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乐聚与华为等大模型企业在技术、业务、战略层面的合作正稳步推进。

据常琳介绍,目前,人形机器人已越来越深入场景端,从科研到展厅导览,逐渐铺开到包括3C、汽车等工业场景。目前,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交付至上述北汽越野车、蔚来汽车以及江苏亨通等企业,应用于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应对的柔性制造、狭窄多变空间等场景,作业效率已从人工的30%提升到了50%。

“在与一汽的合作中,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总装车间 POC 场景一天可搬运 1000 个箱子,中长期有望实现将所有空箱子搬运归位。接下来人形机器人还会进入到物流分拣、产品检测等场景。总体而言,人形机器人距离完全替代人确实还很遥远,但机器人当前已初步具备一些技能,在某些岗位上投入使用后,可以让企业在两年内收回相关成本。”

行业玩家路径分化

尽管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应用正在加速,但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

常琳表示,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进入全新应用场景,需要克服六大问题,“一是核心零部件的成本,目前人形机器人所使用电机等关键部件成本较高,这直接影响了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定价和普及程度。二是运动控制的相关技术需要攻关。三是人形机器人的结构非常复杂。四是对应的操作系统还不完善。五是人机交互水平有待提高。六是消费终端的App生态尚未形成。”

其进一步向创投日报记者介绍,为加速推进乐聚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及产品的场景适应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进行了三轮迭代。

“在硬件层面,其手臂、关节散热、续航、传感器均进行了改进,机器人整体在稳定性、易用性、实用性方面有所提升。软件层面,团队的Model-Based控制算法,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算法结合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与底层求解加速技术,具备高求解精度、拟人化自然运动、流畅平滑的控制效果等特点。”常琳表示。

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技术路线上尚未收敛,除了上述乐聚机器人的Model-Based控制算法路线外,强化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软件层面技术实现方式。二者的区别在于:控制算法路线依据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经精确数学计算确定控制量,实现对机器人位置、速度、力等物理量的精确控制;强化学习则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强化学习理论,机器人在环境中通过不断试错,根据环境反馈的奖励信号来学习最优行为策略。

控制算法路线的代表性厂商包括波士顿动力等。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中,宇树科技、星动纪元以及逐际动力等采用的均是强化学习路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人形机器人厂商都在一级市场受到风险资金的关注,前者当前估值已达80亿元,而后二者均获得了来自阿里的资金加注。

对于上述技术路线的分野,常琳表示,不同的路线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从长期来看,两种路线会走向融合。“乐聚目前与北京通院合作,正在推进基于Model-Based的强化学习运动控制技术,预期该技术能提升复杂任务和操作模型效果。”

融资方面,成立于2016年的乐聚机器人,截至目前共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腾讯投资、松禾资本以及洪泰基金等。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正站在资本市场风口的现状,常琳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发展到当前阶段,乐聚已经过了强调融资的时期,“这个行业的发展确实需要很大的资金量进来,但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资金流入,每家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战略选择。就乐聚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公司更关注产品以及所服务的客户。”

其进一步表示,乐聚目前战略聚焦于商业化交付,“一家公司如果可以在量产能力、机器寿命以及小批量交付上实现领先,再在接下来把大批量的产业化场景牢牢抓住,到那个时候不同企业之间的代差会越来越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4599.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0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1月20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净利连续第二年下滑 聚乳酸龙头迎战行业环境困局

    4月15日讯(记者 徐红 实习记者 徐叶)14日晚间,国内聚乳酸(PLA)行业龙头海正生材(688203.SH)发布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12.2%,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公司盈利能力却延续了上一年的下降趋势。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50.46万元,同比下滑18.47%;扣非净利润3122…

    2025年4月15日
    3900
  • 遍地共享按摩椅,到底谁在用?

    如果不是“9个月赚1亿”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恐怕不会有人意识到电影院、商场里的按摩椅竟然能够这么赚钱。而另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作为目前仍在运营的共享经济赛道之一,共享按摩椅仍然处于扩张阶段。 事实上,除了电影院和商场,近几年机场候机大厅、火车站的候车室,也开始被共享按摩椅占领。只是市场和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鲜少被报道,包括消费者对共享按摩椅的真实评价也不常见。…

    2025年2月12日
    7100
  • 300亿,“财神爷”分钱了

    今天是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日子,聊点应景的内容——分钱。 先读一篇文章。1月31日彭博发文称,对冲基金Point72花了5千万美元的价格,把Kevin Liu 从Marshall Wace挖走了,此人来到Point72后,仍然将负责他此前的TMT投资组合,在Marshall Wace之前,他还曾就职摩根士丹利。文章还表示,尽管这个薪酬数字可能包括一份多年合同以…

    2025年2月2日
    17800
  • 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B轮融资

    近日,阶梯医疗宣布完成3.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奥博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和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共同领投,天使轮投资机构源来资本持续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临床试验、新一代技术研发以及医疗级MEMS生产基地建设,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强力支撑。 阶梯医疗成立于2021年8月,专注于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与Neuralin…

    2025年2月12日
    7000
  • 艾捷博雅完成亿级别新一轮融资

    2月12日,国内分离纯化全方位解决方案引导者苏州艾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艾捷博雅)再获资本青睐,宣布完成亿级别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大共赢基金及德同资本投资,部分老股东持续追投。 本轮融得资金将继续用于艾捷博雅产业链布局及双品牌推进,加速推进艾捷博雅完善的药物分离纯化解决方案及临床质谱前处理自动化方案平台的搭建。 艾捷博雅科技以色谱技术为核心,以分离材…

    2025年2月12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