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融资”告一段落?人形机器人“卷交付”白热化

人形机器人“卷”交付持续白热化。

创投日报记者从乐聚机器人处获悉,公司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交付北汽越野车,主要运用在空箱搬运及物流分拣两个场景。据公司方面介绍,乐聚机器人与北汽的合作通过公开竞标敲定,同时竞标的还有其他五家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性能和成本是竞标过程中客户看重的两个关键点。”乐聚机器人CEO常琳对记者表示。

“卷交付”的还有近期宣布完成 8 亿元融资的傅利叶。其创始人顾捷在2024年三季度末曾对外表示,公司交付已超过100台。“100台的数字,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这意味着我们不单单只是把机器人停留在实验室,有胆量放到真实场景中,接受用户和场景的锤炼。”顾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推动和热钱催熟之后,风口之上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推进方面都正逐渐走出分化。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政策和资本双重催熟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在爆火后的第二年就快进到了产业化落地阶段,量产和交付成为行业焦点。除了上述两家国内厂商外,业内标杆特斯拉Optimus也更新了量产计划:预期在2025年量产超千台,并进入特斯拉工厂。

对此,常琳告诉创投日报记者,这事实上是行业向商业本质的回归,“强调交付数量,意味着客户的选择和认可,这其实是更重要的指标,人形机器人机器人终于从过去的纯概念以及炫酷的视频,到现在终于真正开始走入生产生活场景。”

有关注具身智能领域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从投融资的角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钱涌入后,相当一部分企业估值已经被抬得较高,“此时企业需要在业务上有里程碑式的进展,公布量产或交付计划,这一方面是给过去的资方交出成绩,另一方面也是给接下来的继续融资铺路。”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积累数据,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卷交付”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名投资人在采访中表示,数据不足是当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制约因素之一。“机器人的实际数据较难进行大规模采集,涉及的成本也比较高。通过部分场景的率先落地,有希望实现数据的低成本采集,从而打造出一个数据飞轮,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具体场景中的智能提升。”

常琳亦对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最终实现广泛落地,本体、场景数据和模型三者缺一不可,尽早大量地触达场景,以此尽可能多地获取场景数据,有助于机器人模型的训练。在具身智能模型方面,乐聚目前已与华为云、火山引擎、腾讯等达成合作。

其中,最受市场瞩目的无疑是与华为的合作。对此,乐聚方面称,12 月华为云(深圳)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乐聚与华为等大模型企业在技术、业务、战略层面的合作正稳步推进。

据常琳介绍,目前,人形机器人已越来越深入场景端,从科研到展厅导览,逐渐铺开到包括3C、汽车等工业场景。目前,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交付至上述北汽越野车、蔚来汽车以及江苏亨通等企业,应用于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应对的柔性制造、狭窄多变空间等场景,作业效率已从人工的30%提升到了50%。

“在与一汽的合作中,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总装车间 POC 场景一天可搬运 1000 个箱子,中长期有望实现将所有空箱子搬运归位。接下来人形机器人还会进入到物流分拣、产品检测等场景。总体而言,人形机器人距离完全替代人确实还很遥远,但机器人当前已初步具备一些技能,在某些岗位上投入使用后,可以让企业在两年内收回相关成本。”

行业玩家路径分化

尽管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应用正在加速,但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

常琳表示,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进入全新应用场景,需要克服六大问题,“一是核心零部件的成本,目前人形机器人所使用电机等关键部件成本较高,这直接影响了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定价和普及程度。二是运动控制的相关技术需要攻关。三是人形机器人的结构非常复杂。四是对应的操作系统还不完善。五是人机交互水平有待提高。六是消费终端的App生态尚未形成。”

其进一步向创投日报记者介绍,为加速推进乐聚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及产品的场景适应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进行了三轮迭代。

“在硬件层面,其手臂、关节散热、续航、传感器均进行了改进,机器人整体在稳定性、易用性、实用性方面有所提升。软件层面,团队的Model-Based控制算法,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算法结合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与底层求解加速技术,具备高求解精度、拟人化自然运动、流畅平滑的控制效果等特点。”常琳表示。

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技术路线上尚未收敛,除了上述乐聚机器人的Model-Based控制算法路线外,强化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软件层面技术实现方式。二者的区别在于:控制算法路线依据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经精确数学计算确定控制量,实现对机器人位置、速度、力等物理量的精确控制;强化学习则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强化学习理论,机器人在环境中通过不断试错,根据环境反馈的奖励信号来学习最优行为策略。

控制算法路线的代表性厂商包括波士顿动力等。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中,宇树科技、星动纪元以及逐际动力等采用的均是强化学习路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人形机器人厂商都在一级市场受到风险资金的关注,前者当前估值已达80亿元,而后二者均获得了来自阿里的资金加注。

对于上述技术路线的分野,常琳表示,不同的路线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从长期来看,两种路线会走向融合。“乐聚目前与北京通院合作,正在推进基于Model-Based的强化学习运动控制技术,预期该技术能提升复杂任务和操作模型效果。”

融资方面,成立于2016年的乐聚机器人,截至目前共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腾讯投资、松禾资本以及洪泰基金等。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正站在资本市场风口的现状,常琳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发展到当前阶段,乐聚已经过了强调融资的时期,“这个行业的发展确实需要很大的资金量进来,但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资金流入,每家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战略选择。就乐聚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公司更关注产品以及所服务的客户。”

其进一步表示,乐聚目前战略聚焦于商业化交付,“一家公司如果可以在量产能力、机器寿命以及小批量交付上实现领先,再在接下来把大批量的产业化场景牢牢抓住,到那个时候不同企业之间的代差会越来越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4599.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0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1月20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 阿里第二笔具身智能投资

    国内具身智能生力军又获融资。 近日,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动纪元”)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策源优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874.8万人民币增至约1095.9万人民币。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阿里出手的第二家具身智能企业。在此之前,阿里还投资了通用机器人研发制造商逐际动…

    2025年1月19日
    5300
  • 六大场景、五大赛道,5亿资金扶持!上海徐汇加码AI城市治理

    4月16日讯(记者 黄心怡)今日,上海市徐汇区发布了六大人工智能治理场景,并启动五大赛道揭榜挂帅计划。 近年来,通过构建“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底座”“三体城市系统”“政务服务大模型”等创新平台,徐汇已形成“数据驱动、AI赋能、场景落地”的完整治理生态,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生成式AI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全区60万个分层分户…

    2025年4月16日
    3200
  • 乐摩吧共享经济下的按摩新宠,能否续写商业传奇?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中,我们见证了无数企业的崛起与陨落。共享单车、共享办公平台等曾经的热门赛道,如今已逐渐冷静下来。然而,在这场共享经济的大潮中,却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扫码按摩”生意——乐摩吧,正悄然崭露头角。近日,乐摩吧以年营收超6亿的傲人业绩,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个小小的按摩生意,究竟有何魅力?又能否在共享经济下半场中续写新的商业传奇呢? 新需求下的商…

    2025年2月22日
    7600
  • 黄仁勋来“路演”了

    和去年一样,临近春节,英伟达CEO黄仁勋先后出现在深圳、中国台湾和北京。 1月15日,黄仁勋到访深圳;1月16日,他去了中国台湾参与供应链公司活动,首站到访矽品精密并出席揭牌仪式;1月19日,黄仁勋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开发者与合作伙伴;1月21日,黄仁勋到达上海。 据了解,今年黄仁勋的行程与2024年相似,2024年1月,黄仁勋到访了英伟达北京、上海、深圳三处办…

    2025年1月22日
    6000
  • 特斯拉内部报告流出:明星项目Cybercab竟遭高管集体反对

    4月17日讯(编辑 马兰)特斯拉在过去一年中坚定宣传和推进其机器人出租车项目Cybercab,不少投行也将其视为增加其未来估值的推手之一。然而,据媒体采访多位公司人士后发现,该项目立项似乎是马斯克的一言堂式决定,其实内部反对意见较多。 据悉,2024年2月底,特斯拉曾就新型经济型电动汽车Model 2进行最后辩论,这款汽车也是特斯拉此前传出消息将主推的250…

    2025年4月17日
    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