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家茶叶店,即将撑起一个IPO

多次寻求在A股上市未果,八马茶业“改道”港股。

1月17日,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天风国际。

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八马茶业是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线下门店总数达到3501家。此外,根据中国茶业连锁行业报告,“八马”品牌的知名度于2024年位列行业第一。

即便知名度颇高,但回看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不可谓不曲折——2021年至2023年,先后冲击创业板和主板,最终等来的都是终止上市审核。

资本市场不爱茶企,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如今,八马茶业再闯港交所,能否如愿以偿?

“铁观音世家”闯关港交所

八马茶业的创始人王文礼,出生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世家。上个世纪90年代,王文礼离开深圳,回到故乡福建,接手了家族历史悠久的“信记”茶行,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八马茶业。

1997年,八马茶业成立;1998年,八马茶业在深圳设立首家连锁专卖店,开启连锁经营模式;2008年,八马茶业进一步开发铁观音产品,推出了代表性产品之一——「赛珍珠」系列铁观音。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中国好茶,八马茶业在高端茶领域奠定了销量第一的地位(以2023年销售收入计),据悉,八马茶业信记号子品牌专注提供高端年份普洱茶,而万山红子品牌则专注于提供迎合追求口味多元化及高质价比的年轻消费者及女性消费者的产品。

截至目前,八马茶业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茶饮等非茶叶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销售收入计,2023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已达到3347亿元,预计将于2028年进一步达到4276亿元;高端茶叶市场呈现出更为快速的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达到1052亿元,预计将于2028年进一步达到1404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八马茶业的门店总数(包括直营店及加盟店)为3498家,其中加盟门店数量为3224家。截至2025年1月10日,线下门店总数达3501家,覆盖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三线及其他城市。

众多加盟商,撑起了八马茶业业绩的“半壁江山”,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八马茶业向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与8.1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0.2%、50.6%及49.7%‌。

IPO前的股东架构中,王文彬持股25.38%,王文礼持股20.38%,天津长峰持股6.87%,成都新津持股3.00%,福建七匹狼及其关联人士旗下的泉州百应、晋江百应成分别持有2.61%和1.95%的股份。

年入22亿,IPO“屡战屡败”

事实上,八马茶业早前已数次冲刺资本市场,后均不了了之——早在2015年八马茶业股票就以公开转让方式获准在新三板挂牌,后自2018年新三板摘牌。

2021年4月,八马茶业向深交所申请于创业板上市;2022年5月,深交所同意了八马茶业的撤回申请。同年8月,八马茶业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股份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2023年9月,深交所再次同意了八马茶业的撤回申请。

茶企上市难背后有行业共同的痛点,茶叶生产销售标准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且茶叶种植采摘周期性、季节性明显,导致企业业绩不稳定。

此外,从资本市场来看,资本市场更偏好新兴产业,对传统茶叶行业热情低,并且上市政策有诸多限制,再加上饮品行业竞争激烈,都增加了茶叶企业上市的难度。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八马茶业多次提到了“第一”: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和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具体到业绩,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个月,八马茶业的营收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16.47亿元;同期,毛利分别约为 9.7亿元、11.1亿元、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 亿元、2.06亿元、2.08亿元。

其中。销售茶叶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6.5%、88.7%及88.1%;销售茶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5.6%、5.4%及6.0%;销售茶食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5.2%、4.5%及4.5%。

横向对比来看,目前头部茶企中,天福集团、澜沧古茶已经在港股上市。

2023年和2022年,八马茶业以21.22亿元、18.18亿元的营收领先于天福集团的17.34亿元、17.15亿元,并大幅领先于澜沧古茶;但2023年、2022年的利润则稍低于天福集团。

图片

来源:猎云网

根据招股书,八马茶业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并建造新生产基地;提升品牌价值并扩大产品组合;为直营线下门店网络的扩张提供资金,并专注于开设更多门店以提升品牌价值资产;提升业务运营的数字化水平;收购或投资在中国茶行业的参与者;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nky.org.cn/article/6497.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午6:44
下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午6:45

相关推荐

  • 国办一号文后 创投行业从“政策元年”走向“价值元年”

    5月4日讯(记者 敖瑾) 创投行业在顶层设计中的定位正持续升维。 今年初,国办一号文罕见聚焦股权投资的源头活水——政府投资基金。这可以说是为2024年这个创投“政策元年”画下了一个句点,同时也为股权投资接下来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篇章。 距离政策发布已过去4个月,而政策效力往往在此时越过文件纸面,直抵深水区。当前,长三角地区的密集发布大额“补链”型政府投资基金…

    2025年5月4日
    8100
  • 大佬返乡,都喜欢做什么?

    年底,返乡大军开始集结。这一年,在科技和商业圈叱咤风云的大佬们,也开始回到故里,享受温情。 第一个火的是刘强东。2025年元旦一过,“刘强东给老家年满60岁的老人每人发放一万元红包”“给上小学时的所有老师每人发放10万元红包”的新闻就登上新闻版面。  除了红包,一车一车的年货也被运往刘强东老家光明村,不光有家电、衣服鞋子,还贴心地准备了老年人所需的助听器。他…

    2025年1月22日
    11600
  • 北京算力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近日,北京国石智达科技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算力基金”)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并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算力基金正式进入投资运行阶段。   算力基金设立规模为1.9亿元,基金投资运营期为5年。主要投资人为北京市石景山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实兴集团有限公司、超智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本基金重点投资于北京石景山…

    2025年2月10日
    9200
  • 硬科技投向标|央行、证监会: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 华为哈勃入股人形机器人研发商

    本周硬科技领域投融资重要消息包括:广东: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消费”;深圳:支持“硬科技”企业用好“绿色通道”政策;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傲鲨智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央行、证监会: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 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 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提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

    2025年5月11日
    8100
  • 七部门支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比例提至80%、期限延至10年

    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措施,以优化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其中,试点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成为一大亮点: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从通常的60%左右提高至80%,贷款期限也从一般不超过5年延长至10年。这一政策调整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支持的高度重视,…

    2025年5月14日
    9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